刘强东一线坐镇,京东交“新卷”

来源:猎云精选;文 / 孙媛
刚刚,京东交出了 2025 年首份成绩单。
今年 Q1,京东总营收 3011 亿元,同比增 15.8%,远超市场预期。
这是京东营收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速,且创下自 2022 年 Q2 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速,达到同期大盘增速 3.4 倍。
这意味着,本季度成为了近三年营收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
与此同时,京东增收增利同行。
Q1 归母净利润 108.9 亿元,同比增长 52.73%;Non-gaap 归母净利润 128 亿元,同比增长 43.4%,净利润率为 4.2%,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0.8%。
而这样一份营收利润 " 均增 " 的财报背后,与刘强东的 all in 不无关联。
过去一年京东业绩已持续加速增长,刘强东亲自坐镇一线,打仗、督战。
据接近京东人士透露,仅 2024 年,刘强东就给京东管理层做了 1800 人次的培训,近乎每周 4 天,每天讲 10 小时 +,大到战略设计、业务打法、团队能力建设,小到用户体验细节,一度嗓子讲得声带撕裂。
时至 2025 年,在 2 月京东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对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免佣金,并提出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多项举措的背后,也都能看到刘强东直接拍板决策的身影。
他甚至还亲自从指挥台走向一线,主动去送京东外卖,在火锅店为骑手兄弟们 " 加油打气 ",仅用 3 个月就把京东外卖送入 " 日订单量千万级 " 的阵营。
而这份 " 创新高 " 的 " 新卷 ",亦预示着刘强东正带京东跑出加速度。
刘强东 " 坐镇 " 一线,零售物流 " 恒者恒强 "
从 Q1 往前看,会发现自 2022 年刘强东 " 回归 "C 位以来,京东提速吸金已成常态。
近三年来,京东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8 亿元、241.67 亿元和 413.59 亿元,同比增长均超百亿以上。
这意味着,东哥的坐镇,对京东驶入快车道意义非凡。
事实上,2013 年刘强东去美国留学,之后京东的业绩就出现波动,他在 2016 年紧急回归,京东在一年后就实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不过,此后,刘强东的精力更多放在了京东的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上。
直到 2022 年之后,刘强东通过视频会议重申了京东的核心战略必须聚焦在用户体验上,随后,京东开始投入巨大资源重塑在用户心中的 " 低价 " 认知,在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上都出现了显著变化。
这三年,刘强东的价值观念与管理哲学,再次影响着京东企业文化和战略细节的发展,他本人更是深入业务。
据接近京东的内部人士透露,刘强东经常和零售、物流业务一块开会商讨,指导业务创新,亲自带着团队和合作伙伴沟通。
另据雪豹财经社,多位知情人士透露," 他会直接解决大部分方向性问题。在这些会议上,刘强东关注最多的是用户体验,每次都会围绕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给出意见和建议。"
多名京东员工更是直言,自 2023 年年底,刘强东曾在内网发帖,反思 " 我们天天说客户为先,可是工作中处处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 ",此后,用户体验就被置于几乎每一场业务会的优先位置。
据悉,在京东所有会议室内都挂着 " 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 " 的条幅。
另据极目新闻,有接近京东人士表示,京东一方面保持自营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佣金等方式扶持三方商家,带来更丰富的商品和更低的价格,其最终目标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 在刘强东的直接主导下,京东正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带动用户增长、下单频次增加、品牌商家盈利、京东效率提升、社会流通成本下降、多方共赢的良性增长通道。"
事实上,刘强东坐镇一线,其清晰、明确的战略指导,让京东受益非凡,着实体现在了业绩层面。
过去一年,京东与美的、小米、联想等盟友达成重大战略合作,并通过优化供应链效率,使京东的低价通过 " 把蛋糕做大 ",实现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的多方共赢。
一季度以来,京东与小米等数码产品品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围绕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维度开展深度合作,携手为消费者打造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更加优质的购买和服务体验。
线上首发多家时尚知名品牌的新品,发挥京东的平台优势与整合供应链能力,也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时尚好物和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一季度,京东集团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 6 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 20% 以上。第三方商家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上表现更加活跃。
随着京东外卖与零售等各项业务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用户与第三方商家的增长和活跃度正在进一步提升。

再到核心业务上,这一季度继续表现强劲。
京东零售营收为 2638.45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 2268.35 亿元,同比增长近 16.3%。
而这样的增速环比来看,甚至高于 2024 年 Q4 的 14.7%。
这意味着,京东零售自上季度时隔 3 年重回两位数增速后,连续第二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这一增速也直接带动了京东营收整体增速的表现。
这里面,商品收入依然是驱动着京东零售高速增长的 " 扛把子 ",营收 2423 亿,同比增长 16.2%。
今年 Q1,京东在核心品类上的优势愈加稳固,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 1442.95 亿元,去年同期为 1232.12 亿元,同比增长了 17.1%;日用百货商品收入为 980.14 亿元,同比增长 14.9%,其中商超品类连续 5 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而京东零售的表现,不仅显示出 " 买 3C 上京东 " 的用户心智依旧牢固,也展现出京东物流覆盖全国 3600 多个仓库的智能物流网络实现全链路降本增效的实际价值。
本季度,作为与零售强绑定的业务,京东物流营收 469.7 亿元,同比增长 11.5%;非国际财务准则盈利 7.515 亿元,同比增长 13.4%。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京东物流的仓储网络已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区,包括由其运营的 1600 多个仓库和由云仓生态平台上第三方业主经营的 2000 多个云仓。
瞄准外卖,all in 交出新答卷
不过,在零售和物流板块之外,今年 Q1 最值得关注的还当属京东新业务。
Q1 新业务收入突破 50 亿元,达到 57.53 亿元,同比增长 18.1%,不仅直接扭转了上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31% 的态势,还一举成为了京东各大业务中增速之最。

而新业务中,除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外," 重头戏 " 便是 2 月正式推出的外卖。
今年 2 月 11 日,一则《京东外卖!0 佣金!》的通知正式将京东逐鹿外卖摆上桌面。2 月 19 日,京东再出重拳,宣布将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配置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之后,京东外卖便呈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
3 月 24 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达到 100 万单,随后在京东外卖百亿补贴之下,4 月 15 日突破 500 万单,4 月 22 日便达到 1000 万单,再到现在,京东外卖日订单已突破 1500 万单。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更是补充了京东外卖业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 2000 万单、入驻门店数超过百万、骑手工服处于 " 严重缺货 " 状态的三条数据信息,无不彰显着京东外卖的破局。
这,恰恰跟刘强东的 all in 不无关联。
从今年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对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免佣金,并提出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再到一线员工不允许外包,自 5 月起未来 3 个月将招募 10 万名全职骑手,诸此种种举措背后,都是刘强东在直接拍板。
甚至在全面进入外卖领域后,对于外卖业务线的汇报,刘强东都是第一时间秒回。
为了彰显破局外卖的决心,今年 4 月,刘强东不仅对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 " 认真做外卖 ",更是亲自下场送外卖,与一线骑手吃火锅,为京东外卖鼓足士气。
近日,刘强东穿着印有 " 猪猪侠 IP" 的 T 恤走在街头的照片登上国内平台热搜,T 恤正面是背着外卖箱的猪猪侠,而背面就印着京东外卖二维码。
而之所以挺进外卖,刘强东的理由给出了创办京东做零售所一脉相承的出发点,那就是:解决当前没有被解决的行业痛点、以此提升用户体验。
他说,用户需要更高品质的外卖产品,骑手需要更多的保障,商家也需要合理的利润空间。
这三点,也正是许冉在财报会上表示,无论是在用户端、商家端还是骑手端,外卖市场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满足的地方。
即用户对 " 食品安全 " 和 " 品质外卖 " 的需求、商家对 " 合理化佣金 " 的需求以及骑手对 " 更好保障 " 的需求。
之所以京东要去做行业的 " 鲶鱼 ",许冉也在财报会上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她认为包括京东 " 又好又便宜 " 的品牌心智,一直以来奉行的 " 三毛五理论 ",还有稳健、合理的利润水平,以及整个物流的运营和管理能力,都表明京东有能力且意愿去满足用户和行业的需求。
故而,京东从 " 又好又便宜 " 的品牌心智,到满足用户对 " 食品安全 " 和 " 品质外卖 " 的外卖需求;从 " 三毛五理论 " 到对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免佣金,并提出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就这样,京东外卖业务的正向循环,在逐步构建。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亦是以投换量的结果。
新业务经营费用从去年 Q1 的 15.1 亿元同比增长 65.3% 至今年 Q1 的 24.9 亿元,经营损失从 6.7 亿元扩大至 13.3 亿元,接近翻倍。
对此,许冉认为,外卖赛道对于京东来说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她相信,随着规模的增长,外卖业务本身也将逐渐释放它的规模效应,帮助京东改善效率。
" 外卖业务深植在京东整个生态当中,未来它与 ‘即时零售’、核心的电商零售业务、甚至是京东物流之间可能都会有巨大的协同价值;在用户的流量、购物频次、跨品类购物等方面,为京东带来增量贡献;同时在配送运力、技术数据等方面,为京东带来降本增效。"
而逐鹿外卖后的首份答卷,亦是刘强东 all in 新战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