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富三代”吴宗恩:弟弟分5000亿她分8亿,45岁仍未婚
" 富三代 " 这个词,听起来应该是一辈子锦衣玉食,躺赢人生。
但吴宗恩的故事,却像一部现实版《继承者们》的 " 暗黑番外 "。
她出身香港顶级豪门,外公是叱咤风云的 " 船王 " 包玉刚。
她的父亲吴光正,掌控着九龙仓、会德丰两大商业帝国。

可 2015 年家族财产分配时,弟弟吴宗权轻松接盘 5000 亿资产。
而她,只得到了价值约 8 亿港元的连卡佛。
这巨大的差距,让人不禁唏嘘。
在顶级富豪圈,这点钱甚至不够买一栋山顶豪宅。
港媒毫不客气地给吴宗恩贴上标签," 最惨富三代 "。

正是这个 " 被轻视 " 的吴宗恩,将连卡佛经营为年收入 70 亿的时尚帝国。
她甚至放话," 我不需要继承家产,我自己就是豪门。"
如今,45 岁的吴宗恩至今未婚。
没有豪门联姻,没有绯闻八卦,她只有一家曾 " 鸡肋 " 百年老店连卡佛。

吴宗恩的出身,既是光环,也是阴影。
1979 年,吴宗恩出生于香港。
此时,她外祖父包玉刚已是香港首富,父亲吴光正也正叱咤商界。
但她的童年,丝毫没有享受到公主待遇。
她的父亲是出了名的 " 虎爸 "。
一次圣诞节,宗恩看中一个玩具,撒娇要买,吴光正却摇头。
" 不行,你要学会等待。"
直到一年后生日,他才把玩具递给她。
" 记住,喜欢的东西,要靠耐心和努力换来。"
父亲的教育让吴宗恩早早明白,豪门姓氏只是起点,人生要靠自己挣。
绝大部分豪门子弟,就读的是商科,早早为打拼自家的商业帝国做准备。

吴宗恩却选了冷门的心理学,在美国 Wellesley College(希拉里母校)埋头苦读。
" 心理学教会我读懂人心,这比财务报表更有用。" 她后来笑着说。
更叛逆的是,毕业后她没直接回家族企业,而是加入美国在线(AOL)当普通职员。
" 我想看看,没有‘吴家女儿’的光环,我能走多远。"

豪门家的子女,不管在外怎么折腾,终将回归家族企业。
2003 年,28 岁的吴宗恩被父亲叫回香港。
但是,父亲交给她的不是核心地产项目,而是连卡佛。
这家创立于 1850 年的老牌百货,当年亏损 3870 万港元,被港媒嘲讽 " 古董店 "。
" 父亲给我 2 亿启动资金,说:‘要么让它起死回生,要么关门。’ " 她回忆道。

吴宗恩选择从基层做起。
她在连卡佛担任助理买手,一步步在采购、财务、市场推广等多个部门历练。
这十年,是吴宗恩向商业奇才的蜕变期。
她深入了解了零售业的运作,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
2003 年,亚洲金融风暴的余波未消、SARS 疫情的冲击,电子商务的正在崛起。
这些都影响着连卡佛。那一年,连卡佛的亏损高达 1.98 亿港元。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百货公司,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就在这时,28 岁的吴宗恩临危受命,接手了这家亏损老店。
这也意味着,她必须背水一战,用父亲给的 2 亿元为连卡佛找新的出路。

于是,吴宗恩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砍掉传统货架,砸 3 亿重金打造 " 概念店 "。
鞋履区,陈列 500 双全球限量款,像艺术展;
VIP 室,提供香槟和私人造型师,比五星酒店还奢华;
组建 50 人的买手团队,飞遍四大时装周,专挑小众设计师品牌。
" 别人卖商品,我卖‘做梦的感觉’。" 她说。
2016 年 . 吴宗恩提前布局线上购物,引入 " 线上到店 " ( O2O ) 服务模式。
2020 年,全球零售业哀鸿遍野,她却押注线上,推出 " 云逛街 " 服务:

直播试衣、AR 虚拟试妆;
北京 SKP 店业绩逆势涨 25%,线上销售额暴增 50%。
港媒惊呼," 逆转女王又赢了!"

即便连卡佛经营成功,吴宗恩并没有因此分配到更多的家族财产。
2015 年,父亲退休,弟弟吴宗权接手九龙仓(市值超 5000 亿)。
而她只分到估值约 8 亿的连卡佛。
巨大的差距,外界纷纷猜测,家族是否存在 " 重男轻女 " 的观念。
记者追问感受,她淡然一笑。
" 数字从来不是我的驱动力。连卡佛是我的孩子,它值多少钱,我说了算。"

她的反击,低调却有力。不争家产,争口气。
现在的连卡佛,生意扩张到北京、上海,年营收破 70 亿;
她为扶持女性创业,专门设立创业基金,资助草根设计师;
吴宗恩公开呛声," 谁说女人必须靠婚姻证明价值?我的公司就是我的嫁妆。"
45 岁未婚,没拿到应有的家产,在世俗眼里,吴宗恩似乎输了。
但她早已跳出豪门的棋盘。

当弟弟守着 5000 亿传统资产时,她把 8 亿变成时尚帝国;
当名媛们比拼珠宝时,她戴着自家买手淘来的小众设计师款;
当八卦杂志嘲讽她 " 嫁不出去 " 时,她在财报会议上飒爽拍板," 明年,我们再开 10 家店。"
或许,真正的豪门不是继承多少亿,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就像她办公室挂的那幅字 " 女可承业,自成山海。"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