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块的洋品牌耳机 听着居然还不错
CMF 这个品牌其实还挺有意思,作为 Nothing 的子品牌,这个小众中的小众牌子反而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定位 ——
同样是主打设计,但和大哥 Nothing 更加大胆的透明和灯效不同,CMF 选择了通常被视为廉价的塑料材质,可是他们的产品外观依旧很优秀。
纯色的设计和工业风成为了 CMF 的主基调,而且无论是手机还是耳机都主打国外中低端市场,这也依然沿用了它们的思路:低价也可以买到好的设计。
托尼这次拿到了 CMF 的几款新品,分别是两个 CMF Buds 2 和一个 CMF Buds 2 Plus ,以及一部 CMF Phone 2 Pro 。
不过和以前一样,手机是没有国行版本的,Nothing 和 CMF 短时间内也没有在大陆市场卖手机的打算 —— 我觉得他们这个选择很明智,毕竟国内的手机市场可太卷了,小厂很难活下去,反而是在海外市场搞 “小而美” 比较有出路。
所以也和以前一样,手机的系统几乎毫无本地化,托尼在这里不建议没有玩机经验的小伙伴专门海淘一个 Nothing / CMF 在国内用。
但是 Nothing 和 CMF 的耳机倒是一如既往可以在国内电商平台买到,比如 Buds 2 这 300 块出头的售价就很有竞争力,和咱们国内大厂的中端 TWS 耳机价格差不多,甚至是个支持国补的洋品牌。。。
至此为止,CMF 耳机的整个 “Buds 2 系列” 应该算是摆阵完毕了。
给大家简单列个表,大家看看~
CMF 的设计不仅是这个价位的佼佼者,你可能以为它徒有其表,但事实上,整个 Nothing 和 CMF 家族的 TWS 耳机音质都不错,各种功能也挺能打的。
CMF Buds 2 和 2 Plus 的外观基本沿用之前的样子,外壳采用了类肤质感的塑料材质,摸上去手感贼好。
但这里托尼就要拿出之前每天都在用的 CMF Buds Pro 2 了,虽然它手感很好,但我不知道是天天放包里还是揣兜里的原因,这玩意儿的外壳是会被染色的。。。
嗯。。。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把它弄干净,我就当是战损版特殊涂装了。
说回外观,Buds 2 这次外面的拨轮也换成了两种不同的设计。
Buds 2 标准版换成了更加纯净的透明材质,而 Buds 2 Plus 和之前的 Buds Pro 2 相似,继续沿用银色风格。
这个旋钮在 Buds Pro 2 上面可以用来调节音量,还可以按下去暂停或者切歌。
属于是完美结合了设计、解压和功能这三点。
但是!这次 Buds 2 和 Buds 2 Plus 上的旋钮只能用来解压,它没有任何实际功能,怪不得旋钮没有阻尼感了。。。
有一说一,当托尼发现这玩意儿按不下去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小失落的,不过至少这次它加上了挂绳孔,也算是有一点新东西。
不过依靠更简单的结构换来了更低的价格,而且 CMF 至少没有直接砍掉它,而是保留了旋钮设计,这么一看其实也能接受。
耳机本体倒是没啥变化,耳机柄上面的圆形区域用来触摸双击切歌之类的,这个和大多数耳机的操作都差不多。
但是 Buds 2 只有长按或多次点击这一个按钮的操作,没有滑动或者捏耳机柄之类的功能,所以它不能单击暂停音乐,也不能滑动调整音量。
虽然设置里也可以自定义功能,但这就要把之前的功能顶掉,这个大伙可以按照自己使用习惯来设置。
虽说硬件有限,但好在它的软件功能不少,在新版的 Nothing X App 中,Buds 2 不仅支持降噪和通透模式,甚至还有空间音频。。。
它的降噪和通透模式说不上顶级,跟 OPPO Enco X3 这种旗舰肯定没法比,但平常用用是完全没问题的,感知算是明显,毕竟三百块钱的价位在这摆着,就这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它的空间音频体验下来只能说聊胜于无,更多的只是让声音变大了。
所以最让托尼觉得 CMF Buds 2 不是花瓶耳机的地方,是它的音质。
Buds 2 的音质能胜任各种类型的歌曲,哪怕是有点吵的摇滚和电音,声音也不会糊成一团。
同时它还预设了几种调音风格,细听下来确实能感受到不同。
当然,还有这个轰头爱好者狂喜的超强动态低音功能。
它并没有无脑狂加重低音效果,大多数歌曲哪怕五档拉满,鼓点也不会轰头到让人受不了,其实反倒有些克制。
托尼个人感觉,把动态低音开到二挡,再把调音设置成摇滚,听起来就很有内味儿了。
总之,只要你不是那种所有耳机都听不出任何区别的木耳朵,那么 Buds 2 的音质和软件功能在这个价位还是不错的。
至于 Buds 2 Plus ,它主要是支持了 Hi-Res 小金标和 LDAC 音频输出,但托尼个人感觉默认的 AAC 其实已经够用了,而且 LDAC 反而可能会影响续航和连接质量。
说完了耳机,咱们再来简单聊聊这次的新手机 CMF Phone 2 Pro ,目前它只有 Pro 这一款,没有推出标准版。
那就算和上一代比,这个新款的 Pro 又多了些啥呢?
其实这次的升级和母品牌 Nothing 新出的 Phone(3a) 系列是一样的,那就是多了一颗 50mm 直立长焦镜头。
这东西看似在国内平平无奇,但在欧洲市场只需要 259 欧元 ( 约 2144 元 ) 就能买到一款正经后置三摄的酷炫手机,还是挺难有竞争对手的。
向左滑动查看
再另外给大家拍点儿样张看看,说实话比扫码还是强点的,有种在用 iPhone 拍照的感觉。。。
向左滑动查看
而且,它还用上了一颗联发科天玑 7300 Pro 芯片,现在关于这颗芯片的信息很少,不过官网表示它的安兔兔跑分反而比天玑 7300 Ultra 还要高一点。。。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的话,国内用天玑 7300 Ultra 的手机是 1499 元起售的红米 Note 14 Pro ,确实是符合这个价位的选择。
这个级别的芯片,打游戏啥的是别想了,但日常用用还是没啥问题的。。。
除了还行的芯片和相机,它还有一块支持 2160PWM 高频调光的 120Hz 高刷屏,想要护眼的老外这次终于有福了。
不过 5000mAh 的电池和 33W 的充电就不太能看了,但考虑到它主打海外市场,两千块价位有这个配置也算说得过去。
而且 CMF 用的本身就是原生安卓再套一层 NothingOS 的皮,海外的软件生态也没国内这么养蛊,所以这套软硬件配置应付平常使用应该问题不大。
除了硬件配置给的还行,托尼觉得 CMF Phone 2 Pro 另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就是轻薄。
众所周知,三星发布了一款叫做 Galaxy S25 Edge 的手机,主打轻薄路线,而最近也陆续有爆料说苹果也会出一款 iPhone 17 Air 之类的手机,同样主打一个轻薄。
但如果你真的只是想要一个屏幕够大但是又比较轻薄的手机,那我建议你看看 CMF 这玩意儿。
因为 CMF Phone 2 Pro 的 7.8 毫米厚度和 185 克重量,在如今这个市场里已经算比较轻薄的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了,Bro S25 Edge 只有 5.8 毫米,这玩意儿厚了整整 2 毫米,相比之下也没有那么极致轻薄吧?
但你要知道,这玩意儿的售价也就两千块出头,但 S25 Edge 上来就要你 7999 元,电池也暴降到 3900mAh ,是不是就觉得 CMF 也还不错?
再加上它依旧很有个性的工业风背板,干净的配色搭配裸露的螺丝,与轻薄机身搭配在一起相当和谐,整体的颜值依旧很高。
并且这次它也继承了前辈,机身支持一些扩展配件,比如放个卡包和支架,或者加个挂绳啥的,甚至还可以外接镜头。
至于这个闪念胶囊 Pro 独立按键,我们在之前的 Nothing Phone(3a) 系列也聊过了,简单来讲就是按下去之后它会自动截图并分析画面上的内容。
截图和文字分析会自动归类整理到专属的 Essential Space 区域,长按的话也会同时录音并在后台转化成文字。
总得来讲,CMF 这次的耳机和手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格,那就是保持低价的同时又有着相当出色的设计,并且软硬件配置上也说得过去。
CMF Phone 2 Pro 的价格固然很有吸引力,尤其是放在海外市场,但对于咱们来说用起来就没那么方便了。
当然除非你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搞机达人,那么整一个用用也是没啥问题的。
托尼这次最推荐大家的其实是 Buds 2 耳机,它颜值高功能全,音质可能比不上国内大厂的调音水平,但动态低音和个性化调音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个人听歌风格,总体来讲体验还是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耳机可以直接在电商平台买到,而且支持国补。
只要你不是特别在意它比较容易脏的塑料机身,而且你没有万物互联生态洁癖,那我觉得 CMF 的耳机还是值得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