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了解概念模式, 提升产品用户体验
在产品设计领域,用户体验一直是衡量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产品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用户的真实使用习惯,导致产品功能虽多,但用户体验却大打折扣。
今天,咱们来聊聊产品设计里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概念模式。
为啥要聊这个呢?
因为最近有同学问我:“为啥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功能,用户都说不好用呢?怎么改进?”
别急,咱们得先搞清楚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
先给大家讲讲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是由唐纳德·A·诺曼在其著作《设计心理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诺曼详细阐述了设计模式、用户模式,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对用户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概念模式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设计模式,另一种是用户模式。
//设计模式,就是咱们这些设计产品的同学在脑袋里认知的那一套模式。
//用户模式呢,就是用户在实际使用产品的时候,用户自己心里形成的一套模式。
我们想想,如果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是一样的(或者吻合度很高),那用户用起来肯定顺手。
就像剪刀,就算你以前从没见过,你也能马上知道怎么用。因为剪刀柄上的圆环,一看就知道是让人把手放进去的。而且,圆环的大小还决定了能放几根手指。圆环大,就能放好几根;圆环小,就只能放一根。这多直观啊!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的界面设计吧。苹果的设计模式非常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比如,当你第一次打开手机,看到那个简洁的图标布局,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应用。而且,苹果手机的返回手势也非常自然,从屏幕边缘向右滑动就能返回上一级,这种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高度吻合,让用户用起来非常顺手。
但是,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不一样的情况也很多,可以说随处可见。
就拿我家的一个水龙头来说吧,这个水龙头是接着洗衣机用的。我每次用的时候,都记不住把手横着是出水,还是纵向是出水。每次都得试一下才知道。
还有,大家有没有用过一些复杂的电器,比如微波炉?有些微波炉的控制面板上有各种各样的按钮和功能,但用户可能只用到其中的几个功能,比如加热和解冻。如果设计模式过于复杂,而用户模式很简单,就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和不便利。
再举个例子,有些智能电视的操作界面,看起来功能很强大,但用户却很难找到自己想看的节目。因为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不一致,用户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摸索和适应,这就会降低用户体验。
写在最后
所以,我们得好好观察观察我们的产品,看看里面的“概念模式”用得怎么样。把那些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对不上的地方找出来,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全局规划,再一个个解决。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用户测试,看看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遇到的困难。
或者,我们可以观察用户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行为,找出那些不符合用户模式的设计。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反馈,调整设计模式,让它更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
记住,那些在意概念模式的产品,用户体验肯定比那些不在意的要好得多。让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完美契合,产品体验就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