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医药板块强势上行!市场持续缩量,板块机会如何?

1

本周热点

医药板块上行,后市怎么看?

独家点评

医药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回暖。随着宏观政策逐步发力,医药行业支付端和需求端均有望逐步改善。据国家医保局1月17日公布的信息,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总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当期结余0.47万亿元,累计结存5.31万亿元,累计结存/当期支出比达1.79倍。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同比持平,预计2025年将延续增长态势。从设备招投标、医药投融资等行业数据看,医药生物行业已出现回暖迹象。

创新药景气上行,CXO板块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随着前期研发的创新药品从研发阶段逐步进入商业化快速放量阶段,创新药品业绩有望不断兑现,相关药企业绩有望不断提升。同时,优质国产创新药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近几年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持续增长。根据丁香园数据,2024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高达63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创新药出海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综合而言,创新药行业有望延续景气上行态势。对于CXO板块而言,由于创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扩张、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企稳回暖、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受阻,叠加AI有望提升研发效率,CXO板块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AI医疗发展空间广阔。随着AI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AI与医药行业结合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涵盖病理研究、药物研发、基因检测、疾病筛查、辅助诊断、影像分析、精准医疗等几乎所有医疗环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88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3157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3.1%。从细分领域看,AI 医疗诊断、AI 医疗器械、AI 医疗服务、AI 制药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均值得关注。

投资策略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建议逢低关注景气上行、具有成长空间的细分行业或优质龙头公司,比如创新药、AI医疗、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优质公司。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需求不及预期、新药研发风险等。

2

热点解读

1.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全球供应链不断受到影响。中国国内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2.美国机器人公司推动敦促美国开启一项国家机器人战略

当地时间3月26日,包括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在内的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代表在国会山会见了美国议员,并敦促美国开启一项国家机器人战略。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表示,如果能够建立机器人国家战略,将帮助美国机器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推动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

独家解读:

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发展大趋势,有望推动行业进入快车道,中国产业链也将受益,近期虽然板块调整明显,主要还是前期涨幅过大需要消化,但产业趋势较明确,回调也是布局机会,可以关注有核心技术且性价比高的公司。

3. 事关城市更新,深圳“房票”要来了。

3月2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自2025年4月9日起施行。《意见》从计划、规划、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多方面来规范城市更新的实施、保障存量项目顺利推进。

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打造辐射带动力强、供应韧性好的现代商贸流通节点城市。开展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推动零售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批发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推进批发市场智慧化建设。加快培育建设多元业态融合、优质资源集聚的标志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独家解读: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飞猪发布的《2025清明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清明假期国内租车服务的预订人次同比增长33%,出境游火车票的预订人次更是大涨超200%。途牛发布的《2025清明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显示,随着清明假期的临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预计将迎来今年春季的首个出游高峰。途牛截至3月27日的预订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旅游市场短途周边游凸显,国内长线深度游同样受到关注,出游人次占比分别为49%和33%。旅游板块往往在重要节日或政策催化下有表现,但一般都提前演绎,可以作为阶段性机会看待。

5. 三部门:重点培育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织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在线检测、预防性维护、智慧营销等生产端场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轻工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分析诊断,加强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下周策略

市场持续缩量,该如何操作?

3月28日市场全面回调,中小盘类指数领跌,成交额较27日萎缩至11432亿,超4300只个股下跌。市场一方面担忧内外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博弈政策预期,因此短期还是反复拉锯格局,资金观望为主。如果没有利好提振,大盘可能还是延续弱势,继续关注60天和半年线区域支撑。

盘面看,行情亮点进一步减少,资金退潮较快,此前有表现的涨价主题、科技、低估值高股息、消费、医药等方向均走弱,缺乏持续性。进入4月,年报季报业绩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增强,结构上基于业绩因素分化难免。由于行情阶段性趋弱,操作上仓位还是需要控制,观察量能、政策及外部环境等变量情况,再考虑出手时机。

从市场个股成交额排名看,受消息面影响的部分科技相关行业个股资金关注度较高,已连续多个交易无个股成交超百亿,活跃资金有休息的态势,如果没有新的热点主线出现,这种低迷状态可能将延续。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行情软件;数据截至2025年3月28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周五传媒、金融、医药、电信运营、有色、电力等行业相对坚挺(如图二)。有两个行业值得留意,一个是证券板块,盘中有异动拉升,可能是消息面刺激,但持续性不强,侧面也反映当前市场情绪比较一般,追涨意愿不足,料难有较强持续性,作为中期潜伏,可以适当关注。另一个是医药行业,最近两个交易日相对较强,与政策消息面的利好有一定关系,同时之前调整较充分,有轮动表现机会,但较难形成趋势性机会。

周五跌幅居前的依然是27日表现较弱的旅游、酒店餐饮以及涨价方向的化工、化纤等行业(如图三)。旅游、酒店餐饮等这些受政策提振的行业,可能更多是阶段性的主题。

涨价方向已经扩散一段时间,该轮的可能已经轮了一遍,不少是跟风炒作,缺乏可靠的基本面支撑,后续还是建议重点关注有涨价持续性的品种。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