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下降25.6%, 交互平板市场承压, 厂商开辟差异化增长路径

据洛图科技(RUNTO)《全球商用显示面板市场分析季度报告(Global PID Panel Market Analysis Quarterly Repor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尺寸交互平板显示面板的出货量为143.2万片,同比下降25.6%。虽然出货面积有数个百分点增长,但是需求总量大幅下滑,不仅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也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这给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两大原因,造成行业需求下降

“上半年,交互平板全球市场需求,在商教两大场景上,都出现明显下滑。”业内人士强调,这充分说明,市场萎缩深受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

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美国对全球市场发动史无前例的关税霸凌战,导致全球商界和各国政府对未来经济成长的预期下降、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忧大幅增加、全球区域和行业经济供应链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这不仅让企业端的各种采购行为,尤其是会议交互平板这种“增值性商务设施采购”陷入低谷,也让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教育市场,承受了更多的“财政压力”。

“巨大的不确定性,让决策中心转向高度谨慎!”这样的宏观市场背景,导致2025年大尺寸交互平板——这一显示领域本就具有一定“高端、奢侈”属性的产品——陷入新一轮缩量。不过,更多人士指出,无论是基于美国输出的人为性经济干扰,还是全球经济自身的周期起伏规律,都不能判定“交互平板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处于“消费行为抑制”状态,但不是消费需求消失:即,长期看,交互平板市场依然是一个全球“蓝海”市场。毕竟商务会议视频化、教学过程电子化和AI化是长期趋势。

2025年上半年,除了宏观经济压力极大限制了交互平板市场之外,竞品之争的加剧也是另一大缩量诱因——即会议电视产品市场成长,形成了对会议交互平板需求的挤压。据悉,两者产品成本差异高达三分之一。而会议市场,不同于教学市场,对“书写、触屏”的刚需性更低。采用价格更为低廉的会议电视产品,成为很多企业的“节约成本”选择。

特别是随着这两年大尺寸电视机产品的爆发增长,满足大尺寸显示需求的设备供给日益充足,带给商务会议大屏选购更多“思维变化”。例如,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上半年75英寸大尺寸显示面板全球出货约820万片,同比增长12.1%;98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合并出货量约84万片,更是同比大幅增长45.5%;85/86英寸产品同比增幅也高达3成左右。

大尺寸显示设备普及化,家用产品大规模供给,这与多年前大尺寸显示面板更多倾向于高端商显特供的格局截然不同。以70英寸+产品为例,10年前国内市场的消费量仅有数万台(2014年3万台+),而75英寸现在已是国内彩电市场消费占比最高的细分尺寸线——国内市场大尺寸显示供给10年来成长了两三百倍。这种大屏显示供给的普遍化,与商务市场、会议应用中“书写”的非刚需、以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预算压力一起,构成了会议电视对会议交互平板市场的“持续蚕食”。

会议电视(或直接选择大屏电视机)的替代效应,叠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是上半年交互平板全球市场承压的主要原因。其中,竞品之争是具有长期趋势性影响的因素,相比短期宏观经济压力,更值得行业企业高度关注。

抓住细分需求,行业厂商要精细化“发展”

2025年上半年,交互平板全球市场低迷下,一些细分品类却取得了增长。这充分说明,行业企业应当从“一种产品包打天下”向未来更为精准和细腻的供给线升级,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

其一是,会议电视产品已成为交互平板企业,特别是侧重企业市场的企业的“必备产品线”。会议电视产品自身的价格必然会持续低于交互平板,形成显著性价比优势。而在一些触控、书写需求极低的场景中,采用会议电视产品是更为理性和科学的选择。同时,厂商应注重“商务会议需求”与“大屏”的结合,在算力、存储、网络通信、云功能、拾音与摄像等方面进行专业化设计和改进,实现与普通大屏电视的差异化,并结合会议软件,满足用户的专业属性需求。

第二是,交互平板产品需实现多样化发展。例如,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的平均尺寸同环比均增长超2英寸,达历史峰值78.7英寸。即大尺寸化是交互平板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未来85/86英寸将成为主流尺寸。这一点在教室、会议室等应用中都不会有例外。其中,上半年,泛百寸(98、100、105、115英寸)产品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1%,是行业市场增长最为显著的细分品类。

再例如,海外的会议市场,21:9的宽屏逐渐兴起。上半年,包括81英寸、92英寸、97英寸、105英寸、115英寸产品的宽屏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倍,市场份额达2.2%。业内专家认为,宽屏产品将是未来一个“主流品类”。尤其是对于需要双屏显示的远程会议场景,宽屏幕是极佳选择——此前,这类应用多选择两块65英寸横拼放置。

有研究认为,无论是会议室还是教室,未来的数字化视听都将特别注重“宽”向发展。教室应用中,实现一半演示、一半书写的全数字化黑板设计,也需要宽屏幕或双屏设计。行业企业应充分考虑成本、技术难度、运输与安装问题,提供双屏和宽屏方案,提升行业市场“大视野”交互屏幕的应用普及度。

第三是,交互平板企业需要对中小尺寸产品的特殊功能应用和特殊场景适配进行差异化开发。其中,32英寸或43英寸的竖屏应用,在嵌入式机型、零售市场等依然有不小的需求。结合AI技术、数字化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发掘更多元的“触控显示”细分市场,关系着行业的普及型增量机遇。

第四是,交互平板市场正从独立设备产业,日益转变为复杂生态、多元化视听应用场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考验着行业企业如何建立协作生态、解决方案与集成商等渠道协作关系、周边模块化功能组件的供给能力建设。此外,交互平板企业还应更充分地开发海外市场,除传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外,对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也应高度重视,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走出去格局。

总之,交互平板行业企业应当跳出单一产品作战思维,在“数智社会”时代,构建综合化供给体系、一体化场景需求满足能力、全面的视觉应用创新理念,通过充分发掘功能、场景、产品形态与技术、不同区域市场的精细化发展机遇,实现可靠长期的成长。

长期市场趋势依然看好,交互平板市场发展应有定力

“近5年来,交互平板市场的发展特点有两个:第一是成长显著,第二是年度波动性极大!”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特征恰恰说明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目前,全球大屏商显市场的年规模在三四千万台之间,其中交互平板占比约10%。从占比看,交互平板尚未完全覆盖需要“交互”功能的应用场景。从绝对数量看,大屏商显市场与人类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均处于早期阶段。从地域角度看,大屏商显和交互平板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其中交互平板品类上我国的普及程度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

这些分析足以说明,交互平板未来的长期市场潜能是巨大的,值得高度期待。展望未来,交互平板市场的复苏与增长,关键在于厂商能否精准把握“交互”这一核心价值的深化与场景化落地。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好的底层逻辑——即人类对更高效、更智能、更沉浸式协作与沟通方式的永恒追求背景下,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深刻的场景洞察、灵活的生态构建以及对全球多元化需求的精细化耕耘,必然能够让交互平板,这一数智化时代的重要交互界面持续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