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多万元降至5万元!集采人工耳蜗落地东莞,8个月宝宝成首批受益患者
今年3月起,广东省全面执行国家人工耳蜗集采价格,单套系统(含植入体和体外处理器)采购成本从原先的20万元以上大幅降至约5万元,平均降幅达75%。
这一政策直接击破价格壁垒,让更多听障患者从“不敢想”变为“可触及”。近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8个月的患儿完成人工耳蜗植入,这也是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实施的东莞首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
人工耳蜗集采在莞落地,首批患者已接受手术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苌江表示,自去年传出人工耳蜗将被纳入集采的消息后,听障患者群体便一直密切关注。在门诊患者们也频繁向医生询问相关进展。随着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生根,不少患者前来医院咨询手术的相关事项。
8个月大的小宁(化名)就是其中一名听障患儿。他出生后双耳听力筛查、“ABR”均未通过,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一消息对小宁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让孩子能够听见声音,小宁的家人四处求医,但高昂的耗材及手术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
得知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人工耳蜗已参与集采并大幅降价后,小宁的家人第一时间带孩子从湖南赴莞就诊。苌江根据小宁既往的听力检查、耳聋基因检查、内耳CT、内听道和颅脑MRI等报告,确诊小宁有明确的人工耳蜗手术适应证,可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
3月28日下午,康康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一个月开机,康康的听力就会明显改善,之后就可以开始重新学习说话。”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王远明介绍,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之后,患者还需要通过定期调机评估、家庭康复指导、社会适应培训,对于大部分语后聋患者来说,很快重回“有声世界”。对于儿童而言,1-6岁是植入的黄金年龄,越早干预,越有利于儿童对声音的辨识、理解和记忆。
此次集采中,临床常用内外资主流品牌基本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5家企业,产品供应丰富多元。除临床常用产品外,中选产品中还包括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传统人工耳蜗在进行核磁检查时,往往需要额外固定或取出磁铁,过程繁琐且会增加患者痛苦,而新一代产品可让患者直接进行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为患者后续的医疗检查提供了便利。
文 | 姚梓婷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