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全新沃尔沃XC70把车机造出了“活人感”

作为沃尔沃SMA架构首车,全新XC70最近要上线了。

这一次,沃尔沃把汽车上常见的车机玩出了新意。

首先,我们知道,从2016年前后“互联网汽车”这一概念在中国火出圈后,近10年的时间,车机功能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多元化的同时,有些车机系统的研发就容易“跑偏”。

比如有的过多的功能堆砌,用户找想要的功能无法精准直达,有时候还会拖累车机的运行速度。

沃尔沃做车机主要围绕两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及安全。

在以人为本这点上,沃尔沃主要是根据用户的操作逻辑,引入线构设计,对常用的功能以及关键信息进行精准布局,次要信息在不耽误使用的前提下进行智能隐藏。

主次有序,再加上其交互方式也尽可能的模拟人们与现实物体的交互方式,操作难度直线下降,让第一次上手的人也能用的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当前一些豪华品牌转型缓慢,其产品依然存在对“油改电”平台的依赖,这就导致其车机的系统设计与硬件稍微有点跟不上时代。

这里就要回归到沃尔沃SMA架构上来解析和其他豪华平台相比,沃尔沃的车机有何不同。

SMA架构首先是一种可从域融合架构进化至中央集中式架构的产物。

它支持引进先进的座舱芯片,以及端侧大模型,除了车机,其实还赋予了高速领航以及城市领航等功能的迭代能力。

而在硬件上,则给到了15.4英寸中控+12.3英寸仪表,恰到好处的视觉科技观感。

同时还安排了92英寸AR-HUD。

“大”也就意味着信息的呈现会更加直观清晰,除了一些行车信息,导航可以以更立体直观的方式给到驾驶者指引,开车更专注的同时,在重庆这种交通体系比较复杂的城市,也不怕一不留神开错路。

简而言之,相较于“油改电”平台的“嫁接式”车机,SMA架构给到了全新XC70车机“自然生长”的框架,这种“功能决定形式”的车机使用起来会让人觉得更舒适流畅。

除此之外,全新XC70的车机,还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做了些本土化的调整。

比如它搭载的高德地图支持实时路况+充电桩动态数据,这样能让驾驶者提前规避拥堵,找地方充电也更方便。

所搭载的智能助手“小沃”支持四音区识别,对于注重家庭的中国人来说,一家人都能够享受智能语音交互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

此外,还能够识别方言,对于一些普通话没有那么标准的长辈更友好。

音色、唤醒词,也能自定义。

细节上,“小沃”采用了只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平时默不打扰的交互逻辑。

这种“深藏功与名”的模式更容易给人好感。且在执行操作时,车机系统的图标还有及时响应的动态反馈,启动、弹性过渡的状态会有微妙的变化,系统运行更直观,给人一种尽在掌握中的感受。

而车机内部还整合了网易云、喜马拉雅、腾讯视频等主流应用,娱乐板块有了着落,自己常用的功能也能自定义到顺手的位置。

其实当前市面上,的确还有一些豪华品牌车机采用的是海外那一套,相比之下,沃尔沃“因地制宜”的车机所带来的“熟悉感”对于国人来说会更好用。

此次全新XC70的车机还预设了6种场景。

比如上/下班模式,会自动调整好导航和座椅,倒车入库时若是在听歌,还会贴心的降低音乐音量并增强雷达提示。

若是这些不能满足你,那么可以调配车内诸如空调、儿童锁、扬声器、座椅设计等功能的“自定义场景”模式就能发挥作用了。

比如休憩模式可以一键调节座椅、音效,营造安静的环境,而其中又囊括了林中漫步、深海遨游等4种模式,时间长短也能自己定制。

并且这种自定义场景并不会“一板一眼”。

它支持一些“连带”的操作,比如“室外温度超过30℃,空调就避开直吹”,相较于市面上只能刻板执行既定操作的场景模式多了几分“活人感”。

梳理下来,从“功能决定形式”的简洁车机设计与功能排布,到对智能助手“小沃”做的逻辑优化,以及一些基于中国本土化需求所做出的调整。

其实都在服务一件事。

让使用者能够享受智能车机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的同时,不被分走过多的注意力。

如此一来,全新XC70的操作逻辑,其实还是落实在了沃尔沃对安全的推崇上。

对于沃尔沃来说,在50年的经验之谈中,99%的行车安全场景已经成为了造车必须要考虑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日常。

正如沃尔沃所表达的那样:

“1%的风险一旦发生,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就是100%的伤害。”

现在的沃尔沃,扣的就是属于车机板块那1%的细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