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近20家机器人,首程控股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来源:猎云精选,文 / 王非
机器人产业发展,又一个闪亮样本。
宇树科技、银河通用、自变量机器人、云鲸……一众明星机器人资方名单中,一家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的名字——首程控股,频频出现惹人耳目。
自 2023 年底,参与共同投资设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一掷千金 " 设立百亿基金入局机器人产业以来,首程控股又先后深度参与产业基地建设、成立剑指 " 商业化落地 " 的新公司,稳步形成从早期投资、技术孵化到产业赋能的完整价值链条。
在 4 月底 2024 年报业绩交流会上,首程控股主席赵天暘就曾提到," 基金当前账面价值已较原本增值超 3 倍,部分项目回报率甚至高达 10 倍。" 该公司还计划未来两至三年内,每年通过旗下基金平台投资 10 家以上精选机器人企业。
不久前在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首程控股管理层进一步放出消息,预计明年将有三家被投机器人企业实现上市,助力公司实现投资成果的进一步兑现;通过并购等方式,深入拓展机器人产业生态。
利润大增但营收持平," 第二曲线 " 刻不容缓
2017 年以来,首程控股开始积极转型,经过资产重组、剥离,聚焦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业务,专注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两大核心业务方向,涵盖停车资产管理、产业空间管理、REITs 投资和股权投资四大业务板块。
近五年,首程控股走出 "W 型 " 曲线,2024 年则是其走出下跌趋势,营利双增的又一次抬头。2025 年第一季度,首程控股继续推动 " 资产运营 + 数智化 " 战略,整体表现稳中有升。

以停车资产为例,首程控股在 2024 年新增广州白云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停车场项目的基础上,2025 年第一季度又新增拥有超 5200 个车位的西安咸阳机场运营权。至此,其已完成了交通枢纽类项目全国范围内," 东南西北中 " 全方位网路贯穿式的业务布局。
在 2024 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 40% 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首程控股资产营运(包括停车场与园区业务)收入约 2.58 亿港元,同比去年约 2.03 亿港元增长 5539.8 万港元,同比增长约 27%。
需要注意的是,首程控股 2025 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却大增超 80%,主要系 " 从已于期内完成之部分股权交易中获取的投资收益 "。
于是,在资产运营稳定的基本面上,寻找新增长刻不容缓。首程控股方面曾明确表示,机器人业务的收入占比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成为 " 第二增长曲线 "。
首程控股作出这一决定,或许主要源于其停车场、园区资产的价值延伸和挖掘,这些资源将为机器人产品提供全方位落地场景支撑。据悉,首程控股被投企业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其运营的机场封闭停车区等场景进行测试,未来有望实现 " 停车即充电 " 全流程自动化。
业内分析认为,这种 " 以用促研 " 模式不仅加速被投企业的产品迭代,更推动传统业务向数智化转型。当停车业务从单纯空间租赁升级为智能充电服务,园区运营有望引入清洁、安防机器人实现降本增效,形成 " 技术验证 - 数据反哺 - 价值提升 " 的闭环生态。
此外,首程控股深度参与的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也正依托首钢园冬奥广场打造 " 研发 - 制造 - 应用 " 一体化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首程控股还官宣了一位技术大牛——张建伟博士的加盟,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61 岁的张建伟博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及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正教授。作为世界多模态智能机器人研究的引领者,他多年从事及领导智能系统的感知、学习和规划、多传感信息处理与融合、跨模态信息表达、机器人操作系统、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方向的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张建伟博士参与创立及孵化了数家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包括两家独角兽公司。例如,由清华海归团队创办,获红杉、IDG、美团等知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机器人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梅卡曼德,即由张建伟博士指导。
业内人士认为,张建伟院士加盟首程控股董事会,一方面是看中了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他的赋能下,首程控股的机器人业务有望释放出巨大的增长空间:首先,助力被投企业技术迭代,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场景的转化效率,缩短产品验证周期;其次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共享;以及帮助公司更精准地判断技术路线风险,优化投资组合。
从资本捕手到生态赋能,机器人业务加速扩张
事实上,首程控股早在 2017 年便通过收购京冀资本和首中投资控股股权,将其版图拓展到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经过多年发展,股权投资已坐稳公司四大业务板块之一。
烯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首程控股累计对外投资超 60 余起,投资方向偏好传统行业、公共事业、新能源、汽车出行、企业服务等。不难发现,这些投资与其占营收大头的停车场、园区运营,有着较强关联。

转变发生在 2023 年。彼时,《" 十四五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密集发布。市场层面,2023 年 1-10 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 1300 亿元,同比增长 9.3%,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总额达 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
政策支持 + 市场猛增,首程控股显然不会视若无睹。终于在 2023 年 11 月,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现名: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首程控股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首景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入场。
刚刚进入 2024 年,首程控股又在此基础上,与战略股东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称:北京机器人基金)。这一百亿元规模的基金设立,正式宣告首程控股以 " 资本捕手 " 身份进军机器人业务。
2025 年蛇年春晚上,宇树科技爆火出圈;今年亦庄机器人马拉松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 " 天工 Ultra" 夺冠、松延动力旗下 N2 机器人包揽冲线第二、三名……这些明星公司的背后,都出现了首程控股的名字,足见其慧眼如炬。
天眼查 App 信息显示,自成立以来,北京机器人基金累计出手 11 次,除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外,另投资有云鲸智能、粤十机器人等一众明星公司。目前,该基金持有宇树科技 3.9633% 股份,持有松延动力 9.2479% 股份。此外,万勋科技系该基金被投企业中持股比例最高的项目,达 14.0718%。

上图为北京机器人基金部分对外投资
首程控股在最新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提到,今年以来,其管理的北京机器人基金完成多项投资,包括图湃医疗、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云鲸等,投资节奏明显加快。
以自变量机器人为例,该公司在今年 2 月刚刚完成由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参与的数亿元 Pre-A++ 轮融资。不到三个月,自变量机器人顺利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吸引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迄今 7 轮融资累计超 10 亿元,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在 2025 年一季报发布后的业绩交流会上,首程控股方面提到,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资近 20 家机器人企业,未来仍将严格筛选,保持投资节奏,打造中国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的投资组合。
为了加速机器人企业 " 商业化 " 进程,今年 2 月,首程控股又专门设立了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将通过销售代理、租赁业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着力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进程,推动 " 产业 + 资本 " 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程控股的 REITs 板块也将与其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市场上发行 REITs 产品的企业,普遍拥有大量可应用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场景,包括物流产业园区、商业楼宇、住宅社区、垃圾焚烧厂、电力巡检、光伏电站等。首程控股通过投资这些公募 REITs 产品,实质上与这些头部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联盟关系。在这一生态中,首程控股不仅是场景端的重要合作方,更是机器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对于机器人业务未来发展,首程控股也早已画好蓝图。公司计划两至三年内,每年通过旗下基金平台投资 10 家以上精选机器人企业,重点布局三大方向。垂直领域创新:包括医疗、工业等细分场景的专用机器人;供应链核心技术:如关节模块、灵巧手、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人机交互升级智能体机器人:聚焦情感陪伴、家庭服务等消费级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