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Q1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王继续领跑,韩国电池三巨头市占率缩水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38.8% 至 221.8 GWh。

日前,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装机量为 221.8   GWh,较去年同期的 159.8 GWh 增长 38.8%。

Q1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强势霸榜,蜂巢能源增速最快

今年第一季度,共有 6 家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跻身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

其中,宁德时代(CATL)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40.2%,达 84.9   GWh。除极氪、问界、理想和小米等中国汽车品牌外,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等全球主流车企也广泛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比亚迪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62.0% 至 37.0   GWh,位居第二。作为同时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比亚迪凭借强大的价格竞争力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2024 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约为 400 万辆,并计划在 2025 年实现约 600 万辆的销量目标。此外,比亚迪正积极拓展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加速海外市场份额的扩张。

其他 4 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创新航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31.5% 至 8.6GWh,排名第五;国轩高科的电池装机量达 7.7 GWh,同比激增 86.6%,位列第六;亿纬锂能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大涨 59.6% 至 5.7 GWh,位居第九;紧随其后的是蜂巢能源,电池装机量达 5.6 GWh,同比猛涨 100.2%,为该榜单中第一季度同比涨幅最大的电池制造商。

韩国电池三巨头(LG 新能源、SK on 和三星 SDI)的电池装机量总和占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 18.7%,同比下降 4.6 个百分点;其中,LG 新能源的电池装机量仍然同比增长 15.1% 至 23.8   GWh,位居第三;SK on 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35.6% 至 10.5   GWh,排名第四;而三星 SDI 的电池装机量则同比下降 17.2% 至 7.3   GWh,主要原因是欧洲和北美主要汽车制造商对电池的需求出现下滑。  

从具体的配套车型来看,三星 SDI 的电池主要用于宝马、奥迪和 Rivian 的车型。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宝马 i4、i5 和 iX 等搭载三星 SDI 电池的车型销量保持稳定,但 Rivian 标准续航版 R1S 和 R1T 采用了非三星 SDI 生产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对三星 SDI 电池装机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奥迪 Q8 e-Tron 的销量下滑也进一步拖累了三星 SDI 的电池装机量表现。  

SK on 主要为现代汽车集团、梅赛德斯 - 奔驰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供应电池。今年第一季度,现代汽车集团销量在 IONIQ 5 和 EV6 改版车型发布后回升;而梅赛德斯 - 奔驰 EQA 和 EQB 等紧凑型 SUV 的稳定销量,也为 SK on 电池装机量提供了平稳支撑;同时,大众 ID.7 和 ID.4 的强劲销量也推动了 SK on 电池装机量的增长。  

LG 新能源的电池主要用于特斯拉、起亚、大众汽车和雪佛兰等品牌的车型。今年第一季度,尽管特斯拉车型的销量疲软导致 LG 新能源对特斯拉的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 17.3%,但大众 ID 系列和起亚 EV3 的强劲销量,以及雪佛兰 Equinox、Blazer 和 Silverado EV 等基于 Ultium 平台生产的车型销量增长,仍带动了 LG 新能源的整体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15.1%。

另外,在 Q1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中,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松下是唯一一家日本企业,也是除三星 SDI 之外另外一家出现电池装机量下降的电池制造商。今年第一季度,松下的电池装机量同比下滑 6.3% 至 7.2   GWh,排名第八。受特斯拉 Model 3 和 Y 需求减少的影响,今年特斯拉销量出现下滑,而鉴于对特斯拉的高度依赖,松下的电池装机量也有所减少。但随着其 2170 电池和 4680 电池的升级,松下在北美市场的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迅速回升。

中韩电池厂商的市占率差距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至 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 47.5%。今年第一季度,依托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两大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共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 55% 的份额;蜂巢能源和国轩高科等上榜的其他四家中国电池厂商也以极其亮眼的增长率提高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市占率达到 12.5%;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总市场份额高达 67.5%。相比之下,韩国电池三巨头的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已从去年同期的 23.2% 缩水至 18.7%,中韩电池厂商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日本电池厂商松下的市场份额也仅剩下 3.3%。

不过,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已正式对中国电池及原材料实施强硬关税政策,这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升级。作为应对措施,韩国电池企业正通过扩大与当地车企的合资合作,并强化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战略部署,以确保在北美市场继续获得政策支持。

然而,鉴于韩国电池行业对中国原材料的高度依赖,重组供应链及实现原材料采购来源多元化的中长期举措已迫在眉睫。在由美国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法规趋严以及中国价格压力上升所构成的复杂环境中,韩国电池行业必须寻求新的增长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