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国船舶: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正在推进中

“2024年,中船集团定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提升船海产业全球竞争力,船海业务新接合同、手持订单、船舶完工交付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质加速;新兴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5月20日,在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现场,中船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国强在致辞中作出上述表述。

王国强在现场还指出,上市公司是中船集团开展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力量,是助推主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核心资源。2024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换股吸收合并项目全面启动,船舶总装业务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纵深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顺利收官,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落实,多家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一季度,中船集团实现了首季开门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26.6%,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证明经营质量在持续向上。

其中,中国船舶(600150.SH)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船舶工业皇冠上“三颗明珠”的上市公司。据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收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为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去年实现营收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为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随着近年来船舶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中国船舶股份的经济价值正不断得以兑现,公司营收规模从5年前的500多亿元不断向上跨越,2025年度的经营目标更是超过800亿元,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升的船价可以转化为看得见的利润。”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在业绩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2170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1%,订单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88%。

对于今年的营收目标,中国船舶方面在现场指出,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今年为何提高营收目标?在现场投资者互动问答中,中国船舶方面指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船舶及海工建造收入,船舶及海工均为订单建造,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

而对于投资者疑问的今年中国船舶净利润率能否达到15%,中国船舶方面表示,公司将通过不断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船舶交付总量、降低船舶制造成本,努力实现更大效益。

去年9月,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公告称,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工,601989.SH)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公告此前指出,本次重组将解决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整合融合科研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推进各成员单位专业化体系化协调化发展,实现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对于与中国重工合并的最新进展,中国船舶方面在业绩会上表示,重组事宜目前正在推进中,具体何时完成目前尚无法明确,有关重组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本次合并实施后,公司将定位为中国船舶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公司将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谈及产能规划,中国船舶方面表示,公司下属企业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要,积极探索、合理增加生产能力,尽可能挖掘自身潜能、寻求外延式机会提升生产效率。例如:2025年3月,公司子公司外高桥造船举行1000吨龙门吊项目交付仪式,助力船坞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正在开展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产能优势进一步释放。

未来的战略储备和重点项目安排方面,中国船舶方面还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从战略角度来看,深海科技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涵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信息服务、深海养殖、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深海科技将催生出探测、通信、装备、材料及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验证-应用”闭环,形成“科研成果反哺产业、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的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升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

对于中国造船市场前景,中国船舶指出,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处于发展新周期,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工业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展现出充分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

中国船舶进一步指出,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多项海事业绿色发展规则规范支撑绿色船型订单需求,推动船舶工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和绿色新船型的研发储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产品产业发展升级;交船任务显增,生产迈入提速发力期,对公司管理运行、生产资源整合统筹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深海科技政策的推动下,围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深海技术装备的需求将会被激发,我国造船业有望在传统产品研制能力基础上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截至5月20日收盘,中国船舶(600150.SH)涨0.13%;截至21日收盘,涨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