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保护版权? 专家共议著作权集体管理理论与实践
新京报讯据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消息,日前,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配套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活动在山东举行。
该活动以国际化视野,围绕新著作权法背景下集体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为集体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法律与司法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汇聚国内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知名学者、法官、产业专家等,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著作权集体管理体系。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汤兆志表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协调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设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版权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范围持续扩大,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作品合法传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版权纠纷、促进版权价值实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顾问邓玉华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在提升创作效率的同时,也为版权归属和创作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版权及相关集体管理制度作为连接权利人与使用者的关键法律机制,在数字时代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面对技术迭代与法律演进的双重变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完善费率机制、强化数据透明、拓展国际协作,为实现创作者、使用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