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在无常的风雨中 吟啸且徐行

智慧三十三之三十三学会与无常共舞

生命,是一场关于无常的修行。从自然的寒来暑往,到世间的聚散离合,再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变化是天地的规律,无常是生命的底色。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无常,接纳无常,拥抱无常,与在无常的共舞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在无常的风雨中 吟啸且徐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的这句诗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

苏东坡的一生,历经太多的无常变故,但他始终在无常中保持乐观。在东坡青年时期的名篇《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就可以看到苏东坡对无常的认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所遇之事,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我们应当接纳无常、顺适无常,这样就可以少些感伤,少些烦恼。苏东坡对无常的认识是乐观的,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

世事无常,苏东坡却用无常世事修炼一颗平常心。创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佳作时,正值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当时的他仕途受挫、生活困顿。有一天,苏东坡与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东坡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他在风雨中行走的情景,也表达了他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豁达,在无常中修行一颗平常心。

苏东坡的一生,历经太多的无常变故,但他却在无常中超越自我,寻找到了生命的永恒。

晚年,苏东坡从流放地海南回归故乡,在路经江苏金山寺时,看到当年画家李公麟为自己画的一幅东坡像,感慨万千,写下了生平最后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黄州、惠州和儋州是苏东坡的三个流放之地,在这几个地方,他经历了仕途上的失意、经济上的困顿、精神上的孤立、亲人的接连离世等无常变故,但也正因为这些无常之苦,成就了我们心目中那个无人能够超越的苏东坡,他的诗词、他的精神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无常,成为永恒的明星,照耀与勉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编者:《智慧三十三书》是我从自己大半生从农从军从政从商从文的“五从”人生阅历出发,提炼出人生的三十三个烦恼,化解成与之相对应的三十三种智慧,编写了108个生动的小故事,希望能与有着同样烦恼的读友产生一些共情和帮助。

(连载自海南出版社出版《智慧三十三书》马宪泉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