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林徽因与四月天的一生缘分

林徽因去世,已有七十年。生前,她才华横溢、名满天下;逝后,她声望不减、早成传奇。

集诗人、作家和建筑学家于一身的林徽因,生于1904年农历四月廿七,逝于1955年公历4月1日,而她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也成为她最具知名度的文学作品之一。

无论是金岳霖所撰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还是世纪之交的热剧《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与四月似乎都早已深度绑定、不可分离。

1920年,林徽因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正是此次欧洲之行,让林徽因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也于1921年第一次遇见了对她终生痴迷不已的徐志摩。

但一来早在1919年,林长民和梁启超早已默定林徽因和梁思成未来的婚事,两人也早已因此开始约会;二来徐志摩既是有妇之夫,更是梁启超的学生,从小受严格淑女教育的林徽因对其才华固然欣赏有加,但却不会有舍梁取徐的恋爱脑。

1924年,泰戈尔应梁启超和林长民之邀访华巡回演讲,一切欢迎接待事项都交给徐志摩负责。4月23日泰戈尔抵京时,梁思成和林徽因也在四五百人的欢迎行列中。4月28日泰戈尔在先农坛演讲,即由林徽因搀扶登台,而由徐志摩担任翻译。时人记述:“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

林徽因在剧中的公主造型

《晨报》副刊则感叹:“千金丽质,与泰氏周旋者,林女士一人而已。”其实当时接待泰戈尔的除林徽因之外,尚有王孟瑜、袁昌英、陆小曼、凌叔华等多位京城名媛,但唯独林徽因受到了这样的赞誉。

不过徐志摩还是没有机会。5月林徽因送别泰戈尔离京,6月就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了。

徐志摩再见林徽因,已是1928年年底。这一年的3月,林徽因正式与梁思成完婚,而徐志摩在北京见到睽别四年的林徽因时,林徽因已经怀上了长女梁再冰。

直到垂暮之年,梁再冰都把母亲和自己的这张合照挂在家里墙上

徐志摩的判断很正确,林徽因的第二个孩子梁从诫,确实于次年8月出生,为林徽因助产的是福建同乡林巧稚。徐志摩在一个多月后的1931年11月19日,为了赶回北平参加林徽因为驻外使节的建筑演讲,不幸在济南遭遇空难。

林徽因和梁思成亲手为徐志摩布置了追悼会现场。12月7日,林徽因的《悼徐志摩》一文发表于《晨报》:“那一年他在这同一个的报纸上写了那篇伤我父亲惨故的文章,这梦幻似的人生转了几个弯,曾几何时,却轮到我在这风紧夜深里握吊他的惨变。”

但伤痛毕竟会过去。1934年4月,林徽因在《学文》上发表了名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934年,前往敦煌途中的林徽因,后因故终未抵达

1937年7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完成山西佛光寺大殿的勘测之后,日寇的枪声已在北平卢沟桥响起。在南下之前,两人都去协和医院做过体检,和梁思成的颈椎病相比,林徽因此时的肺部已经出现空洞,医生警告她目前的身体状况怕是难以承受路上的颠沛奔波之苦,而她确实也在走到湖南时肺炎发作高烧不退,不是偶遇一位曾留学日本的女医生,林徽因多半都不会活着到昆明。

之后又从昆明到四川宜宾李庄。因为梁思成患破伤风无法同行,林徽因不得不独自一人把母亲和两个孩子带到人地两生的李庄,一到李庄就肺结核复发且病势凶猛。等到1941年4月,梁思成终于来到李庄时,林徽因已经是一个不停咳嗽的病人,且从今以后再未能如正常人一般生活。

即便如此,她还是在病榻上工作不辍,并和梁思成一起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撰写。梁再冰后来回忆母亲:“她当时真的病得快死了,但是在床上她想的是抗战以后中国怎么建设,甚至想到廉租房这些东西。”

林徽因这张照片后来被用作追悼会上的遗像

3月31日深夜,已经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的林徽因,突然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护士,她想见一见梁思成。但护士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没有明天了。

4月1日凌晨,梁再冰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赶到医院时,梁思成坐在林徽因的床边泪如泉涌,只是不停地重复:

“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

这天清晨6时20分,林徽因离世。

出生在农历四月,去世在公历4月,这是林徽因一生与4月的缘分。

1962年时的梁思成,房里一直有林徽因的照片

这位出身书香世家、天资禀赋非凡,又受过中西高等教育的一代才女,曾在1946年2月致费慰梅的信中写道:

“我们遍体鳞伤,经过惨痛的煎熬,使我们身上出现了或好或坏或别的什么新品质。我们不仅体验了生活,也受到了艰辛生活的考验。我们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我们的信念如故。现在我们深信,生活中的苦与乐其实是一回事。”

图/《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文/启凌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