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在北京西瓜大棚拍短视频,巴西农村发展部长记录中国经验

正在中国访问的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日前考察了中国农业大学及位于北京顺义和昌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保罗·特谢拉表示,中国抗击饥饿与贫困的经验值得巴西借鉴,同时,中国帮助小农户实现现代化的做法和经验,也为巴西500万小农户提供了借鉴。在昌平一座西瓜种植大棚中考察时,他还拍摄了短视频,表示将会用短视频的方式,把中国小农现代化的经验,介绍给巴西的农民。

在昌平西瓜大棚中,保罗·特谢拉(左)和合作负责人对话,了解西瓜种植情况。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中国科技小院走进巴西乡村

5月12日,特谢拉一行访问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合作:投资政策和本土化生产”的主题,与中国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开讨论。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介绍,近年来,双方在家庭农业机械化合作、中巴科技小院建设、教育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将进一步探索在农业机械、畜牧学等领域新增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维度,推动与巴西半干旱研究所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的联合研究,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据悉,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联合多家中国农机企业,与巴西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农民组织及国际组织,共同在巴西建设了两家科技小院,打造了基于科技小院,与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与技术推广中心、农机企业、示范农场相结合的,促进巴西家庭农业发展的多主体创新平台。

“巴中合作建设的科技小院极大地促进了巴西家庭农业发展。”特谢拉表示,科技小院不仅有效提升农业产量,还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更重要的是它为巴西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希望更多中国小型农机进入巴西

中巴同为农业大国,双边农业合作高度互补互利。特谢拉表示,巴西小农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各地区发展较不均衡,许多农户迫切希望巴西加强对华合作,以推动提升其生产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