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拉满, 家用出行好搭档, 这款SUV适合家用不堵心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内卷的当下,深蓝汽车以“技术驱动的务实派”姿态闯入主流赛道。从深蓝SL03到如今的S07,品牌从轿车到SUV的转型并非简单的产品延伸,而是一次更全面的市场布局。作为一款主打智能与驾控平衡的中型SUV,深蓝S07承载着品牌从“单一技术亮点”走向“整体产品实力”的任务。在新能源SUV领域,20万元价位段的竞争几乎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比亚迪宋PLUSEV、零跑C10、阿维塔11、小鹏G6、智己LS6等车型都在这一区间展开正面较量。深蓝S07想要突围,必须拿出能打动消费者的核心优势:既要有稳定的续航与驾控,又要兼顾设计质感与智能体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这款车进行了全面体验。
深蓝S07的外观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科技简约风格,但在细节上更显成熟。前脸部分采用了深蓝家族式“封闭式格栅+贯穿灯带”的设计思路。日行灯的造型修长而锋利,与下方的进气格栅饰板形成强烈层次感。深蓝在灯组上的调校颇为用心,标配全LED光源,并支持自适应远近光功能,照明范围宽广,光色柔和。
车头比例协调,没有盲目追求夸张的视觉冲击力,而是通过细节实现辨识度。例如引擎盖上两条略带隆起的筋线,让整个前脸更具肌肉感;而深蓝Logo被巧妙地嵌入中部,整体感很强。
车身侧面是S07的精华所在。流线型溜背设计使其在SUV中显得颇为灵动,配合隐藏式门把手、悬浮式车顶和双腰线结构,使车侧的层次感十分丰富。轮圈提供19英寸规格,搭配米其林或固特异低滚阻轮胎,兼顾视觉效果与能耗表现。尾部设计同样强调科技气息,贯穿式尾灯与前脸呼应,灯腔内部采用“光羽”式结构,夜间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进入车内,S07的内饰风格延续了深蓝一贯的“简洁科技”理念,更强调质感与实用平衡。整体布局采用环抱式设计,中控台延展线条流畅,从主驾延伸至副驾区域,视觉层次分明。中控屏采用15.6英寸悬浮式设计,屏幕分辨率达到2.5K。
值得注意的是,S07没有配备传统的副驾驶娱乐屏,而是通过中控屏与语音系统实现功能整合,这一策略使内饰更简洁,同时降低了信息干扰。深蓝与华为合作的车机系统在流畅度和智能交互上表现不错,系统支持5G网络、AI语音连续识别、四音区唤醒、OTA全域升级、车家互联等功能。无论是导航、音乐、车辆设定还是空调控制,都可以通过语音自然对话实现,实际体验接近主流智能车水准。
在材质用料方面,深蓝S07表现可圈可点。中控上方和门板大面积采用软质搪塑与皮革包覆,部分区域辅以镀铬饰条与黑色高光面板,触感细腻。座椅采用软性材质,填充柔软度适中,前排支持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支持多向电动调节和记忆功能。副驾驶设有“小憩模式”,一键调整为半躺姿态,长途乘坐舒适性优秀。
空间表现一直是SUV用户关注的重点。深蓝S07基于EPA1平台打造,车身结构充分利用电动车布局优势,使得乘坐与储物空间兼顾。首先从乘坐空间来看,2900mm的轴距带来了宽裕的腿部空间。前排座椅支撑充足,坐垫长度合适,对大腿有良好承托。驾驶席视野开阔,A柱并不厚重,盲区控制得体。后排空间表现令人满意,身高180cm的乘员在后排仍有约两拳腿部空间和一拳头部空间,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多角度调节,乘坐姿势自然放松。后排地台几乎全平,中间乘客坐姿舒适度不错,不会出现明显的突兀感。中央扶手内设双杯架与储物格,后排还配备独立空调出风口与Type-C接口,细节贴心。
储物空间方面,S07后备箱常规容积485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扩展至1425L,地板平整,方便大件物品放置。车内储物格设计合理,中控下方的开放式储物区可容纳手机、钱包等物品,中央扶手箱容积较大,门板储物槽宽度适中,实用性出色。
全系标配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双气囊、侧气囊、前后贯穿式侧气帘以及主驾膝部气囊。主动安全部分,S07搭载L2.5级辅助驾驶系统,核心由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组成。系统支持自适应巡航、前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区监测、开门预警、交通标志识别、自动泊车等功能。
动力方面,其中深蓝S07 2026款 230Plus 华为乾崑ADS SE版,搭载1.5L增程式动力,其中1.5L发动机,发动机最大马力98Ps,电动机总扭矩290N·m,纯电续航为230km,综合续航为1320km。深蓝S07 2026款 550Max 华为乾崑ADS SE版,电动机最大功率200kW,匹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电池容量68.82kWh,纯电续航为550km。
从驾驶角度看,深蓝S07的整体调校偏向舒适,但并非松散。加速初段响应迅速,中后段动力输出平稳,能很好地兼顾城市驾驶的轻快感与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方向盘采用电子助力系统,低速时手感轻盈,便于停车与掉头;高速则自动加重,提供更好的指向感。转向精度表现良好,虚位较小,车辆在变线或过弯时的跟随性不错。
底盘方面,S07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结构,调校以稳重为主。日常通过减速带、井盖等起伏时,悬挂能有效过滤细碎震动,但不会显得松散。高速并线或过弯时,车身姿态控制得体,没有明显侧倾,整体支撑性令人满意。值得一提的是,深蓝针对S07的制动系统也进行了优化。踏板初段偏软,中后段制动力线性且容易掌控,配合能量回收系统,驾驶者能轻松实现单踏板控制。能量回收力度分为三档可调,最高档位在城市拥堵路段尤其实用,既省电又减少频繁制动。车辆的静谧性表现优异。双层隔音玻璃、地板吸音材料及电机隔振系统让车内噪音控制在同级不错的水平。即便在100km/h巡航状态下,车内语音交流仍清晰自然。
深蓝S07的底盘呈现出典型的中型SUV风格,但并不缺乏灵活性。车辆重心较低(得益于电池布局),转弯时侧倾幅度较小,整体稳定性强。底盘滤震表现富有层次,能兼顾舒适与支撑。在高速路段,S07的悬挂表现出一定的韧性,能很好地抑制连续颠簸。非铺装路面行驶时,悬挂行程充足,对震动的吸收干净利落,未出现多余回弹。得益于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S07的动态姿态控制较为自然。即便在激烈驾驶或紧急变线时,车身反应依旧稳定,车尾循迹性良好。整体驾驶体验给人一种“厚重但不笨拙”的印象。
总结:
深蓝S07并非一款以浮夸外观或夸张性能取胜的车型,它更注重实用性、平衡性和长期使用体验。从智能座舱到动力架构,从底盘调校到安全配置,整车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一种成熟的产品力。相比同级竞品,如理想L6、问界M5增程版、零跑C10,S07在智能化与能耗控制上有明显优势,而价格区间又保持在16-20万元之间,性价比极高。对于追求日常通勤经济性,又希望拥有电动车静谧与科技体验的消费者来说,S07是一个兼顾理性与情感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深蓝通过S07已经展示了其在增程技术、智能交互以及平台化开发上的深厚积累。这款车不只是“又一台新能源SUV”,而是一台在使用逻辑上真正贴近用户、在细节上更懂家庭出行的中型新能源车,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可以去试驾体验一下这款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