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造出科幻大片? AI视频生成“钱景”初显
用300多元的成本,就能制作一部科幻短片?过去需要一整支团队才能完成的视频制作,如今只需要一张图、一句话,就能生成电影级质感的视频。AI视频生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规模化应用,引发互联网巨头、初创企业的激烈竞逐。
数百元做出影视级短片
“密码0821,快去重启,消灭他们。”“收到!”当男主角接到指令,历尽艰难输入重启控制台的密码,在暗无天日如同世界末日般的场景下,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的异形生物在瞬间崩成了碎粒、消失不见……8月21日,曾参与《2012》《黑客帝国3》《变形金刚3》等多部好莱坞大片及国产科幻剧《三体》视效工作的国际知名视效指导姚骐展示了一段自己用AI制作的2分钟科幻短片《归途》。
传统影视制作中昂贵的演员、场地、设备租赁费用,以及繁琐的后期配音、特效追加等环节,都成为行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而如今,这些环节都能通过AI生成实现。“它让好莱坞级大片镜头不再需要百万预算。”姚骐透露,科幻短片《归途》共有40多个镜头,每个镜头生成3次,共用AI生成超120个片段素材,其中包括18个10秒一体化的有声片段和102个五秒片段,最终花费约一周时间制作完成。
姚骐创作《归途》所用的AI工具是来自北京的视频大模型。当天,百度“蒸汽机”(MuseSteamer)音视频一体化模型在发布不到50天后宣布重大升级。与业界大量AI生成视频大多为“默片”不同,“蒸汽机”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多人有声音视频一体化生成。百度商业体系商业研发总经理刘林告诉记者,使用百度“蒸汽机”音视频一体模型制作的《归途》,整体成本仅330.6元人民币。而姚骐表示,如果这部短片是一部纯实拍的片子,成本可能高达几百万元。
从玩具到“生产力工具”
从百度“蒸汽机”、字节跳动即梦、快手可灵AI,到智谱清影、生数科技Vidu、MiniMax海螺AI,互联网巨头与初创企业都相继布局AI视频生成模型。放眼国际市场,OpenAI的Sora、Google的Veo、Runway的Gen系列以及StabilityAI的StableVideoDiffusion等模型也在视频生成模型领域形成了激烈竞争。
从最初sora横空出世时一些网友纷纷尝鲜,到如今AI视频生成正重塑内容生产模式,在AI视频生成模型从“玩具”成长为“生产力工具”的过程中,一些玩家已开始进入收获期。
近期,一部由热门IP故事改编,主要由AI视频生成的同名漫剧《明日周一》成为“爆款”,该剧以“10人团队+45天+50集+AI生成”的极效创作模式,在抖音平台上线5天播放量累计突破500万,播放数据和付费收入也正累日攀升。生数科技透露,该公司视频大模型Vidu在上线的8个月内已实现了年化经常性收入突破2000万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快手21日发布财报显示,可灵AI的收入在二季度超过人民币2.5亿元,相比一季度的1.5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相比于产生直接收益,百度则将AI视频生成模型视为撬动其整体生态活跃度的重要支点。“如果‘蒸汽机’能对百度搜索流量、用户留存带来1个百分点的贡献,收益都将十分可观。”百度副总裁、移动生态商业体系负责人陈一凡说。近期,百度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的内容占比已从4月的35%提升至7月的64%,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涌现大幅提升了多模态内容创作的自由度,提高了视频生成质量和效率,而百度“蒸汽机”正是因这一内部生态的需求应运而生。
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显示,由AI技术驱动的变革正深刻重塑行业格局,AIGC行业使用时长同比飙升393.9%,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进一步“破圈”仍待技术突破
尽管发展迅猛,AI视频生成模型若要完全支撑起长视频内容的工业化生产,仍需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
一家互联网大厂AI视频产品运营负责人李杨表示,当下AI创作尚未达到一键生成、拿来即用的程度,需要创作者通过AI工具反复写prompt(提示词)、调prompt、抽卡、调视频,非常考验创作者的创造力与韧性,因此目前其消费群体主要是相对专业的创作者。AIGC视频生成市场的进一步爆发,还需凭借技术和体验的突破,实现使用群体从专业创作者向大众群体的跨越。
技术瓶颈还体现在视频长度上。当前,行业内视频生成模型提供的视频生成长度大都以5秒、10秒长度为主,且难以做到实时生成。百度商业研发首席架构师李双龙分析,这主要跟当下业内普遍采用的模型架构有关,在这一架构下,视频长度一旦翻倍,就可能导致成本100倍的增长。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现技术的代际革新。李双龙透露,百度内部已在AI视频生成的下一代技术架构上做出探索,并已经收获了一定突破性的效果,相关产品将在后续进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