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东莞小学生,“AI”进行时|教育周视野

教育部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整治义务教育“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事关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印发管理办法

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更好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服务社会、支撑监管的作用,着力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合法权益。

直播:播撒科学种子、培育家国情怀!看莞邑科学教师点亮未来之光

3月24日,“国培计划”第二十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研学实践活动走进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东莞小学生,“AI”进行时

3月2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指导、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现场活动在东莞市大朗镇黄草朗小学举行。活动涵盖科创智造、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等三大类项目,经层层选拔后全市共有356支队伍进入现场赛,参赛队伍经过现场角逐,共产生一等奖43个、二等奖78个、三等奖118个。与往年相比,本次活动更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现场实战能力,充分展现了东莞学子在信息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风采。

从黄旭华到新生代创客,东莞七中这堂思政课与“爱”同行

在“双师课堂”中回望历史长河中的爱国志士,行走在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之中踏寻传统文化之魅力,日前可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思政第一课”陆续与可中学子见面,作为两堂精品思政课深受好评。

从馆校联动的“双师课堂”到跨学科的移动研学,从三维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到“六位一体”的机制创新,这所根植岭南沃土的学校,将思政教育深嵌进可园的古建肌理,熔铸于时代的奋进征程,绘就了一幅“全景育人”的生动图景。在这里,家国情怀可触可感,文化传承见行见效,每个青春都在“大思政课”的滋养中拔节生长。

AI赋能、专家引领,东莞八中以德育创新撬动育人方式变革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与创新。

在东莞,这一要求正通过创新实践落地生根。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楼上的微农业园里,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劳育 德育”的融合教育新模式,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巧妙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五育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在这里,孩子们能够体验精彩纷呈的校外劳动教育课堂,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意义,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出品:南方 东莞教育频道

策划:王慧

荐读:黄新花

设计:袁永平

【作者】 黄新花;袁永平

教育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