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品牌融合文章,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萍乡市人民政府市长 熊运浪
大力提振消费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任务之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萍乡将坚持把提振消费放在突出位置,以“工运摇篮”“花炮故里”“户外天堂”“中国辣都”四张城市名片为主抓手,着力做好品牌融合文章,激发消费新动能,为推动萍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四张名片”这个品牌,着力增强消费驱动力。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将用好用活萍乡的“四张名片”,着力放大品牌效应,让城市名片带动消费火起来。
一是以“工运摇篮”为载体,带动红色消费提质。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我们将擦亮“工运摇篮”这张亮丽的红色旅游名片,促进红色消费提质增效。致力赓续红色基因,打造集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产业链条,大力提升安源景区管理运营水平,以红色资源带动消费。致力讲好红色故事,积极推动安源纪念馆、红领巾教育基地、安源大剧院、博物馆、文化馆等平台举办红色教育活动,着力打造红色演艺、红色光影秀等沉浸式项目,以红色文化场景带动消费。致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围绕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湘赣边革命斗争三条主线,着力打造“韶山-萍乡”“井冈山-萍乡”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红色旅游带动消费。
二是以“花炮故里”为抓手,激活产业消费需求。萍乡上栗花炮已有千余年历史,我们将坚持“育龙头、重研发、强燃放、拓市场”的理念,大力激发烟花产业消费需求。加大文化附加值高的创意烟花产品研发力度,推动烟花产业前端向科研设计延伸,后端向文化创意、服务延伸,打造属于萍乡的烟花“微笑曲线”。加大焰火燃放企业培育力度,策划一批“烟花进景区、进赛事、进庆典”营销活动,拓展烟花在全国的燃放市场,在武功山帐篷节、辣文化美食节和中秋、国庆、春节等各类节会期间组织大型主题焰火晚会,拉动城市文旅新消费。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办好烟花爆竹展销会,建立烟花爆竹交易展示中心,促进上栗花炮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量双提升,将上栗花炮打造成为闻名世界的品牌。
三是以“户外天堂”为龙头,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加快建设“1 3 N”文旅产业园,充分发挥武功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影响力,以“武功山”为龙头,带动芦溪凤栖文旅产业园区、安源文旅产业园区、上栗杨岐山文旅产业园区发展,着力做好“招游引客”工作,让景区游客实现爆发式增长。充分彰显武功山品牌效应,围绕“文韬武略科技范儿”主题,创新“武功山 机器人”等场景应用,举办国际帐篷节、国际越野赛、全国大学生户外运动文化节等户外活动赛事,让“户外天堂”品牌传得更广、叫得更响、影响更大。充分打造山上山下文旅消费带,以“萍乡十大文旅消费新场景”为重点,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房车露营、户外探险、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切实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品质,推动武功山的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四是以“中国辣都”为招牌,释放辣味消费活力。全力把“中国辣都”打造为金字招牌,吸引八方客流,增添消费热潮。做强“辣食”产业,着力推广莲花血鸭、萍乡小炒肉等辣味美食,大力发展辣味食品、零食食品等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花蝴蝶、黄家将等一批本土辣食品企业,推进食品科技产业园和萍乡辣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萍乡特色的辣味品牌。做优“辣城”街区,着力打造以玉湖美食街、武功山“特种兵”辣文化美食街、南正街、安源老街为代表的四大“辣美食街区”,打造一批“辣街”“辣巷”“辣园”,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做好“辣文”活动,加强“辣文化”旅游资源、文创产品的开发研发,以辣文化美食节、辣文化概念店、辣文创直营店等为抓手,为“中国辣都”系列产品“出圈”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开展“中国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主题系列活动,把辣味消费带活起来。
突出商贸消费这个重点,着力增强消费扩张力。商贸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我们将立足三个重点,全方位增强消费扩张力。
一是全力打造特色商圈,培育城市消费新动能。大力优化商业布局和商圈建设,以润达国际、天虹购物广场、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等综合体为载体,加快建设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标志性商圈,推动爱琴海等新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推动各县区打造具有各地特色和消费活力的县域特色消费商圈,激发县域消费活力。大力打造特色街区,积极推动打造以南正街、武功山驴友户外小镇、芦溪民俗文化街等为代表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丰富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演等“新夜态”。大力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推动餐饮、住宿、文娱等行业稳定增长。
二是全力提振大宗消费,力促经济发展新突破。抓实抓好“两新”政策落地,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拉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家居、数码产品、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力。抓实抓好“惠享萍城”系列促消费活动,举办汽车展销会、家电家居购物节、房产家居联动促销等大型消费活动,联动举办应季促销活动100场以上。抓实抓好汽车消费扩容,加大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活动开展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抓实抓好房地产工作,稳步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第四代住宅,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全力培育新型业态,拓展市场需求新空间。加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童经济等新业态,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力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京东、阿里国际站等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培育品质电商,满足群众对高科技、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加力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加力发展赛事经济,以承办2026年省运会为契机,带动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加力刺激农村消费,推进家居家装、家电、汽车等优质消费资源下乡,完善商贸流通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突出体制机制这个保障,着力增强消费支撑力。体制机制是提振消费的“硬支撑”,我们将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增强消费支撑力。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省市促进消费的有关政策,积极推动一揽子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做好财税和消费协同联动、金融和消费协同联动,优化文旅、养老、体育等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扩大消费领域资金供给。
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增收机制。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等具体政策举措,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夯实居民消费的底气。
三是建立健全消费保障机制。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行动,加大对消费集聚区域的经营活动场地、公共交通运力、临时停车泊位等配套保障力度,夯实基础设施保障。加强服务消费领域监管,夯实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以良好的消费保障措施,促进萍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