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挖宝”!重庆国企发布102个数字应用场景和2.28万件存量专利
如何让国企生产经营管理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协同和融合?
5月13日,重庆国企发布第二批102个数字应用场景,鼓励社会企业和专家前来找矿挖宝。其中,支撑国家战略10个、服务民生保障29个、助力产业发展63个,计划投资额9.36亿元。
活动现场。
当天,重庆市国资委、市知识产权局将签署共同推动市属国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备忘录,推动知识产权“入市”和市属国企“引智”“双向奔赴”。
本次发布的102个数字应用场景,来自27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从行业领域来看,包括金融行业34个、交通运输23个、制造业18个、文化旅游11个、建筑施工8个、数字政务2个、其他类6个;从企业业务来看,包括生产运营类55个、研发设计类19个、经营管理类16个、用户服务类10个、产业协同类2个;从技术、服务需求来看,包括信息系统建设58个、人工智能应用20个、数字化改造18个、数据平台建设6个,既有软件开发需求,也有硬件采购需求。
知识产权只有通过转化和运用,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当天现场,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了重庆市高价值专利转化应用机会清单,鼓励国企高效便捷地“找矿挖宝”。
第一个是全市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资源库供给清单。截至2025年4月,重庆在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库中盘点入库存量专利2.28万件。
具体而言,从专利类型看,发明专利1.57万件,占比68.87%,实用新型专利6531件,占比28.56%;从产业领域看,涉及计算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明专利6058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明专利2707件,新材料产业发明专利1778件,生物产业发明专利2343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明专利642件,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发明专利2276件,数字创意产业发明专利736件。
第二个是重庆市专利“一对多”开放许可清单。专利开放许可作为一项政策新抓手和服务新举措,不仅可降低企业和专利权人的沟通成本,还是打通专利等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4月,全市高校院所、国有企业等提交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81件,其中发明专利573件,占比98.62%。
具体而言,从专利的来源看,主要集中在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等高校和院所;从专利技术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领域,具备产业覆盖广、技术含量高、权利稳定性好等特点;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看,95%的专利在许可期限内不收取任何许可费用,部分专利为入门费和提成费相结合。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