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海这场有温度的“人才集市”,为更多人才搭建“暖心桥”

5 月 17日,上海漕河泾会议中心内,一场有温度的“人才集市”火热开场。

在上海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下,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会同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在漕河泾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沪社精彩 职等你来”2025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专场活动。活动有129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参与,提供近400个招聘岗位,人才需求近千人。

“沪社精彩 职等你来”2025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专场活动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活动现场设置了人工智能、环保科技、青年发展、养老服务、社会团体及会员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七大专区,涉及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多个重点行业,其中岗位最高年薪 200 万元,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的需求。

中午1点左右,记者来到活动现场。此时专场招聘会还没正式开始,漕河泾会议中心一楼大厅已经挤满了人。求职者一边递简历,一边伸长脖子张望展位分布图。

人工智能展区是本次活动最受欢迎的区域,不少热门岗位受到求职者的关注,比如视觉语言大模型算法研究员、大模型系统工程师、AI框架及算法工程师等。拿着收到的简历,一家社会组织机构的招聘负责人李余感慨,这火热的场景让他想起二十多年前刚毕业时,自己也曾经在各大招聘会奔波求职。“比起线上的招聘,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更有温度感,你能更敏锐地找到匹配岗位的人才。”他说。

在一家公益基金会的展台前,招聘人员被七八个年轻人围住,问题接连抛来:“实习生转正机会大吗?”“项目周期多长?”。隔壁展台是一家社会服务机构,招聘心理咨询以及手工艺人等兼职岗位,时薪开到了300元,这引起了不少求职者的注意。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在展位前停了下来,“我有社工证,可以应聘你们的职位吗?”她告诉记者,这次本是陪着朋友来找工作,结果看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本次招聘会上,各大单位提供的岗位颇为多元化,从社区养老到公益项目策划,从非遗传承运营到社会组织数字化管理,再到火热的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全职、兼职、实习,五花八门的岗位也正在重新定义“好工作”的标准。

除了线下的火热,本次活动现场还开设直播带岗,引导线上简历投递,并同步在“乐业上海第一站”、毕业申、国聘网等平台开设线上招聘专区,线上线下齐发力,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

另外,还设有咨询服务区、知识宣传区、现场直播区等功能区。其中,咨询服务区提供政策咨询、一对一就业指导、简历优化和打印、职场驿站等服务。

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活动是今年“筑梦公益”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系列活动之一。“筑梦公益”系列活动已先后组织参与了四场大型招聘活动,活动现场均设有“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专区,优化互动体验,提升招聘效果。

今年,上海市将努力构建“政社校企”协作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并采取市级专场招聘、区级集中招聘以及设立线上线下招聘专区、直播带岗和开展多场次“送岗到校”、“社会组织实习实训进校园”宣讲活动等多种形式,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组织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打造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上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