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运、爆舱,海运港口股再爆发,多家公司提示炒作风险
现政策与旺季双重驱动
5月19日,港口航运股再度走强,宁波海运(600798.SH)、南京港(002040.SZ)、连云港(601008.SH)开盘涨停,均斩获5连板。截至收盘,珠海港(000507.SZ)、宁波港(601018.SH)、厦门港务(000905.SZ)等多股跟随涨停。
与此同时,集运期货市场同步走强,截至收盘,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继续收涨,报2387点,近一周累计涨幅约54%。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关税政策调整落地叠加传统运输旺季临近,港口货主集中启动“抢运”操作,这些因素都成为推动板块持续大涨的核心驱动力,但需警惕部分公司因短期涨幅过大引发的风险提示。
信达证券分析,当前为欧美传统运输旺季开启,货主企业出于降低关税成本和赶工交货的双重考虑,短期内亚欧、跨太平洋航线货量或出现脉冲式增长。
多家公司提示风险
尽管板块热度高涨,部分公司已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南京港5月19日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为近一周内第二次公告股价波动。
根据两次公告,南京港在5月13日~5月16日连续4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40%,但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等。
无独有偶,连云港(601008.SH)也因股票股价短期涨幅较大,连续发布两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生产经营风险方面,连云港披露,公司于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279.43万元,同比下降48.0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231.53万元,同比下降43.22%,提示投资者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除了港口板块,海上运输板块中,宁波海运也于近一周连续发布两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5月16日,宁波海运险提示公告称,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7101.24倍, 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滚动市盈率9.64倍。
经营业绩方面,宁波海运近年表现不佳。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12.4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1316.73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亏损4645.13万元。公司表示,业绩表现不佳,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此外,国航远洋(833171.BJ)最高周涨幅一度超过100%,期间有所调整,公司也因此连续发布了两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上港集团(600018.SH)、中远海控(601919.SH)等龙头股虽未直接提示风险,但短期股价涨幅较大,业内也提示须警惕资金获利了结压力。
短期波动加剧,机构关注量价背离信号
5月14日以来,海运港口板块延续了强势行情。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观点称,中美关税迎来90天暂缓期,超出市场预期,航运板块价格震荡抬升。此前受关税影响,全球需求受到较大冲击,目前大宗商品仍存在未补缺口。在关税休战窗口期内,美国进口商可能加速备货,新一轮囤货潮有望提振港口及航运板块需求。
沪上一位交易人士分析称,交易层面,游资借消息利好炒作小盘港口股,连云港、北部湾港等流通市值不足百亿的标的成为资金围猎对象。但是短期回调压力增大,且板块行情能否持续取决于关税政策窗口期的实际效果及旺季货量兑现程度。
集运价方面,行业普遍预期关税减免带来的“抢运潮”或推动6月运价再创新高。部分机构预期美航线的“爆舱”将持续至7月下旬。
据方正中期期货高级海运和宏观分析师陈臻预计,已至少有8家班轮公司将6月中上旬的运价提涨至3000美元/FEU~3400美元/FEU,但是即期运价依旧疲软,叠加马士基对日韩港口6月报价仅为1700/FEU~1800美元/FEU,导致市场对涨价落地有较大疑虑。
在关税纷争缓和、船东宣涨利多出尽之后,涨价落地的不确定性也使得集运价格涨幅收窄。5月16日,上海航交所公布最新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为1154美元/TEU,较上期下跌0.6%。
一德期货分析称,这表明5月下旬欧线运价延续回调,中期来看船商挺价策略能否成功落地,对运价影响至关重要,也将成为集运指数走势的主要驱动。
陈臻分析称,抢运期和运输旺季过后,行业还面临不少不确定因素,包括关税谈判、红海绕航等。今年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增速为6%~7%,而贸易量增速约1%,运力供需增速差5~6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美国还将与数十个经济体进行关税磋商。倘若协商减免延期,可能会再度引发市场情绪好转或阶段性抢运。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