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谓“大公司并购小公司”形容两岸关系,赖清德“并购说”被批偷换概念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日前以所谓“大公司并购小公司”形容两岸关系,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从“新两国论”到“脱中入北”,再到如今的“并购说”,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到底是什么,引起不少人的讨论。20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表示,不管台湾地区领导人讲什么、怎么讲,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或被迫调整策略
综合台湾《联合报》、中时新闻网近日报道,台湾网络节目“敏迪选读”日前播出对赖清德的采访,内容涵盖台美关系、台海局势、台湾朝野对立等议题。当被问及岛内民众担忧两岸战争风险正在升高时,赖清德声称,大陆是“较大的公司”、台湾是“较小的公司”,如果大陆要“并购”台湾,就要由大陆提条件,而不是让台湾提条件。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岛内舆论反弹,不少人感到迷惑。一些绿营人士称,不知道为什么赖清德要在“5·20”前夕抛出这种说法,不符合过去的主轴。据中时新闻网20日报道,前“立委”郭正亮称,“并购就是有条件的统一”。郭正亮认为,对于“并购”这个提法,“独派”应该非常生气。他分析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统一与和平”的说法后,赖清德觉得中美可能会谈这种议题,所以他也要沾边,但“我们认识赖清德那么久了,他哪有并购、统一的概念?从来没有,连中华民族的概念都没有”。
香港中评社21日称,外界留意到,近期赖清德当局有关两岸关系的言论出现一些变化,包括赖本人接受采访时否认要“脱中入北”,还称界定对岸为“境外敌对势力”是“不得已”等等。“这些变化是民进党当局惯用的诈骗话术,还是意味着政策可能作出调整?”而现实是台湾内外形势已变,赖当局承受极大压力,不得不变,包括岛内民意要求缓和两岸关系、大陆加大促谈促统以及特朗普政策转弯的压力。文章称,亲绿、亲蓝民调机构近期所做的民调均显示,岛内主流民意不赞成“大罢免”;赖清德的满意度大跌,出现“死亡交叉”。在两岸关系上,过半民众不满赖当局的两岸政策,特朗普12日有关“统一与和平”的发言仍在发酵中,因此“赖当局的‘抗中路线’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关头。如果不主动调整,将会面对被迫调整”。
“新两国论”的翻版?
台湾《旺报》援引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的话称,赖清德在20日的讲话回避提及两岸问题,但本质上不是态度转变,在日媒提问时,其响应的说法暴露出他的基本“台独”认知。包承柯说,回顾赖清德上台一年来,对两岸关系始终是以“对抗”为主轴,但最近台湾多家民调中,已看得出岛内民众对他不买账。至于外部压力,除了中美关税谈判取得正面共识外,特朗普上台已4个月,但对台湾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说法,甚至在关税谈判顺利后脱口而出“对统一与和平也非常有利”,加上特朗普决策核心圈中最友台的白宫副国安顾问黄之瀚离职等情形,“都让赖清德心里很清楚,也会产生无形的压力”。
绿营出身的政治评论员陈淞山称,赖清德的“并购说”一定不是失言,一定是有准备的,目的就是混淆大陆对其两岸关系的想法。
香港《大公报》21日称,仔细分析赖清德的“并购说”,如果以“卖台”来形容和批评,并不足以揭发其狡猾,反而会堕入其陷阱。因为所谓“并购”,是先预设了这是两家“不同公司”,即假定两岸是不同的主体,而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两岸本身是一体的,是不可以分割的。文章说,两岸问题的解决之道,大陆方面一向是清楚明白的,即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展开对话。
“‘公司并购论’仍然是‘新两国论’翻版”,《新华澳报》21日以此为题分析称,显然赖清德感受到特朗普言论的压力,而且还担忧如果中美关税谈判顺利,曾将台湾形容为“笔尖”的特朗普在未来访华时提出新论述,“因此,赖清德为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大变局,而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意图消解美国的疑赖论”。但他的所谓“并购说”,是偷换概念的手法,表面上看似乎是想表达缓和两岸关系,实质上却是“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的翻版。
看不清未来
对于未来3年的两岸关系,岛内相当忧心。20日,台湾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和马英九基金会在台北举办研讨会。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称,赖清德就任已经一年,很多复议、“释宪”、罢免内斗等负面动作不断上演,让人感到十分痛心。当美国发动全球关税战的时候,台“行政院长”却只会请民众安心睡觉,任由“护岛神山”台积电公司搬到美国去,这对于民心士气都有很大的冲击。马英九批评赖就任后抛出“新两国论”,背离“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规定,实施“包括境外敌对势力、脱中入北,严格限制两岸交流,否定汉族人口等去中国化的荒唐动作”。特别是最近台“教育部长”声称要禁止两岸学生交流,马英九批评说,这是使台湾与大陆断绝往来的荒诞政策,既违法又不符合民情,除了伤害两岸人民感情,也明显造成两岸关系更为紧张。
据台湾《经济日报》20日报道,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任教授赵建民称,赖当局的两岸政策现在已造成3个危机:一是未来3年赖当局能不能维持两岸和平;二是台湾“邦交国”会不会掉到个位数,最近北京举行中拉论坛,台方两个“邦交国”代表出席,“外交警讯不断闪黄灯”;三是台湾在经济上会不会遭受“双杀”。他无奈地说,自己研读两岸关系40年,“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指台湾)现在大政方针最重要的两岸政策是什么,我看不到”。
岛内学者郑绍成21日在台湾联合新闻网上发表文章称,日前《联合报》的民调显示,赖清德的不满意度已经过半。“政经不分离”,赖侈言诸多的经济和民生施政事项,却回避对台湾安全影响最大的两岸关系,令人狐疑。他直言,赖清德实在应该反省未来3年如何成为“务实台安工作者”,确保台湾永保安康,方是全台民众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