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为啥想给家门口的大树“搬家”?|融媒问政面对面

路边的行道树,为何会给居民添堵?近日,接市北路居民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融媒问政面对面 "栏目记者邀请融媒问政观察员、市政协委员张茜倩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实地走访。

△行道树成 " 拦路虎 " ( 市民供图 ) 。
市北路 121 号小区院落的大门位于人行道边,是该小区唯一的出行道路。5 月中旬,记者现场看到,从小区大门出来,左边的人行道连着 8 级台阶,右边的人行道上虽是平路,但短短 100 余米路上种有五棵大树。记者现场测量发现,小区围墙和护栏之间宽约 1.7 米,除去宽约 1 米的树池,行人可通行的距离非常狭窄。特别是靠近小区大门的两棵行道树,仅有两块地砖的距离,记者需要侧身才能通过,一般的婴儿车、轮椅难以正常通行。

△靠小区围墙一侧的宽度。

△靠人行道护栏一侧的宽度。
" 门口两棵大树很碍事!小区大约有 70 余户住户,都是老年人、孩子居多,出门很不方便。" 小区居民华女士说。
" 推轮椅带老人出门,要么至少两个人从台阶抬,要么得换各种角度,一点点磨,才能勉强卡过去,太费劲了。" 小区居民张女士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行道树挪走,方便居民出行。

△市北路的行道树成 " 拦路虎 "。
记者现场看到,有工人正在铺设人行道地砖。但进一步了解得知,该处施工是对路面此前的坑洼破损问题进行改造,并不能解决现有的道路狭窄问题。
在了解现场情况后,融媒问政观察员、市政协委员张茜倩与云岩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沟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行道树是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对树木的精细化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建立行道树动态监测机制,对于影响市民通行的行道树,可以考虑移栽到适宜区域;对于树冠茂盛遮挡路牌、路灯、门头招牌等情况,也应及时合理修枝,实现平衡发展。

△市政协委员张茜倩(右一)现场走访。
" 该路段及周边小区建设时间较早,需通过相关部门根据原有规划来判定行道树是否可以移走。" 对此,云岩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绿化科科长潘辉表示,该所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检测和科学评估,逐级向上级部门申报技术方案。
打开专题贵阳融媒问政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晨畅 任璐瑶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