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夜光杯市民读书会 | 上海博物馆“乐龄行动”专场之世界电影中的埃及

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青年文化、现代电影。他是旅行摄影师,也是人类生活的观察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

主题:电影中的埃及

之后,“乐龄行动”还将以沉浸式的读书会与别具特色的银发课堂,为银发一族搭建起一座知识与情感的双向桥梁。4月8日,“乐龄行动”首场活动将邀请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梁永安结合上海博物馆正在举行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以“世界电影中的埃及”为主题,开展一场读书会。此次读书会是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品牌活动“夜光杯”联手举办。梁永安教授将结合世界电影中的埃及形象,深入解读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这种跨文化视角不仅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埃及文明,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正如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博将通过打造‘乐龄行动’公益平台,链接社会各界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这也是上博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所作的一种表率。”

2025年春来早,卡地亚展期间上博举办手机摄影工作坊,通过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珠宝,既提升了他们的数字技能,又赋予其艺术表达的成就感。技术辅助与人工指导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场景,减少技术壁垒带来的疏离感。上博还为银发族设计了“木石双清”展盆景鉴赏与艺兰体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参与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动手实践结合。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贴合老年人的兴趣与需求,还隐含了适老化考量:例如盆景制作和摄影活动节奏舒缓、操作步骤简化,符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更在立意上彰显了文化传承、社会融合与精神养老的多重价值,体现了其在文化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与创新巧思。通过开发开展适老化活动,上海博物馆积极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权益,更向社会传递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观,助力构建包容性社会。

“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旨在以巧思解决老年群体参与文化的现实障碍,以高远立意推动文化养老与社会价值的共融,为老龄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创新样本。我们也期待通过互动活动促进跨代对话:我们呼吁更多子孙辈看到活动信息后,能协助陪伴长辈走进上海博物馆拍摄参赛作品,鼓励长者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思。这种信息的传递、交流,既是对“敬老崇文”传统的延续,也是对现代社会“年龄友好”理念的践行。

“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是城市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温情纽带。让我们携手,将博物馆变为银发岁月的精神家园,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每一段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