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终于出手了!李嘉诚罕见表态,贝莱德抢跑,美国财团换了目标

今年3月底,一场围绕李嘉诚家族企业长江和记出售港口的风波,终于在港澳办、外交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的相继发声下,迎来了久违的转折。

或许是迫于国家的压力,而让李嘉诚家族选择了暂缓交易,不过他们选择的只是暂缓,并不是取消交易。

实际上,长江和记与贝莱德财团的独家磋商在7月27日都是有效的,这就让人疑惑了,他们现在的暂缓会不会只是缓兵之计?

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公开为这场交易定性,更是出台《2025香港政策法报告》,来再一次借机干涉、抹黑中国,甚至他们还对6名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官员选择了制裁。

这样看来,美国又想开启与中国的新一轮博弈,但这轮博弈的背后怎么看都有长和出口港口的影子,那么李嘉诚暂缓港口交易,究竟是在等什么?美国打的又是什么算盘呢?

美国盯上李嘉诚港口只是其中一步

别看特朗普只是个商人出身的政客,但他的野心和全球性战略可不是一般的宏大。

像他之前反复提到过的吞并格陵兰岛、夺回巴拿马运河,以及最近提到的对中国船只最高征收150万美元的港口费。

其目的都是控制全世界最主要的港口和航道,重塑自己的海权优势,并且借此重振自己的制造业。

如此看来,李嘉诚长江和记与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就有迹可循了。

首先特朗普之前的一系列扩张言论,都是在为自己重塑美国的海权优势造势,此外美国海军又公布了自己的“三十年造船”计划,目的也是为了给特朗普的造势提供底气。

随后,他们又将造势和当面施压结合到了一起,譬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首次访问巴拿马,就当面施压巴拿马总统穆利诺,要求他们遏制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行动和影响力。

果不其然,随后巴拿马就决定不再与中国续签“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当然,巴拿马的行动还不止于此。

3月中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前去访问巴拿马,一方面是为巴拿马提供底气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巴拿马解决、阻止李嘉诚出售港口的行为。

然而,巴拿马方面的承诺是这样的“愿意与中国深化合作交流,推动双边的合作项目”。话说得是很漂亮,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模棱两可、藏着掖着。

虽说李嘉诚长江和记方面一直说,港口交易是“在商言商”,但已经可以证明这笔交易的背后有特朗普政府的参与。

首先就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很乐意看到美国本土的企业与长和达成港口交易,这很明显就是在为李嘉诚撑腰。

其次,贝莱德财团的CEO与特朗普私交甚笃,在收购的磋商期间还专门跑到白宫汇报过情况。

很多人都注意到的是,长江和记出售的43个港口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巴拿马运河港口,因为巴拿马运河运河承载着中国21%的商船货运量,一旦被美国拿下,那天价的港口费或许都会接踵而至。

殊不知,那剩下的41个港口一旦交易达成,贝莱德财团将控制全球10.4%的货物吞吐量,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对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的掌控将大大增强,借此或许又会成为美国维持霸权的一种锚点。

美国又盯上了新“猎物”

也是和4月2日交易日几乎同时的时间,美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所谓“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又一次趁机抹黑香港的民主法治。

更有甚者,美国还将长臂管辖挥舞到了六名名中国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

在港澳办、外交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香港特首等多方对李嘉诚长江和记港口出售的相继声明后,美国却将制裁、抹黑挥舞到了香港。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又是美国给李嘉诚的撑腰,或者是转移矛盾、转移风头,好让长江和记和贝莱德财团的交易能暂缓,而不是被直接遏制。

以上便是港口交易背后的中美暗战和特朗普重塑海权优势的逻辑运行,然而特朗普政府想要的还不止于此。

大家都知道,TikTok在美“非售即禁”的“宽限期”(4月5日)将近,对此特朗普放出风说“很多潜在的买家都对,TikTok”感兴趣。

其中,就有美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黑市集团,他们有意收购TIKTOK在美国的业务股份。

这就有意思了,美国的政客一边想推动TIKTOK转让,而另一边美国的财团已经准备好了接盘。

也就是说,美国财团想要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掠夺中企的优质资源,而特朗普政府又想利用美国财团对自己树立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设。

而他们共同的、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利用TIKTOK成为了桥梁或者是筹码,以此在中美关系中撬取更多的利益,并且在舆论战上一定程度遏制了中国在北美的影响力。

然而,“TikTok难民”纷纷涌入中国社交媒体软件小红书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

美国想要全方位遏制中国的野心很大,但也别忘了中国维护自己权益的决心,和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