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退市, 可别嘲笑人家“搓玻璃”丨C视频·唐探

11月4日,诺基亚宣布,已决议提交申请,将其股票从法国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单一市场退市。

这个决策,并非突发的资本撤退,而是这家曾经的手机巨头长期战略失衡的必然结果。

从全球手机市场14年霸主到业务出售、资本收缩,诺基亚的兴衰轨迹,为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

时间回到2007年,苹果开启触屏时代,谷歌主动寻求与诺基亚合作安卓系统,却被后者拒绝。

在当时,一种嘲笑的声音是,认为苹果是在“搓玻璃”,这哪儿是智能手机?

正是这种有些仰仗自己极大市场占有率,对创新嗤之以鼻的态度,让诺基亚一直不愿意迈向“搓玻璃”这一步。

创新上的“惰性”拖垮诺基亚的核心优势。诺基亚曾以坚固品质立足,销量超2.5亿部的1100机型更是时代标杆。但在智能机浪潮中,其沉迷物理键盘设计,塞班系统对触屏适配迟缓,应用生态开发者门槛高、数量匮乏,与安卓的开源生态形成鲜明反差。这种对既有成功的路径依赖,使其在用户体验迭代中彻底落后。

虽然在2011年,时任CEO埃洛普叫停塞班与自研MeeGo系统,押注微软WP系统,但也由于入场太晚,无力回天。

这个“惰性”,让巨头彻底丧失了转型能力。2011年遭遇“破产倒闭”风波,2025年宣布退市。那个在变形金刚电影地洞里都有信号的手机巨头,最终自己给自己画上了句号。

诺基亚在盛极一时的时候,肯定想象不到今天,全世界用户都在“搓玻璃”。

这个巨头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科技行业没有永恒的霸主。战略取舍的智慧、对创新的敬畏、生态开放的格局,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或许其退市并不是终点,但留下的启示,值得所有身处变革中的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