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还能“嚣张”多久? 答案让很多人失望了

今年上半年,易车统计了一组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成绩。

其中,比亚迪的半年销量接近168万,这份数据很有意思,虽然比亚迪排名第六,但要知道,排名3、4、5的三家企业销量其实差距非常小。

丰田、大众包揽一二,毫无疑问的世界级巨头。

排名第三的福特销量194万,排名第四的现代汽车销量171万,第五的本田销量168万,第六的比亚迪其实销量已经和本田没有差距了。

从客观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的上半年销量和福特的194万,差距为27万左右。

虽然比亚迪和福特、本田、现代等品牌还有一些销量差距,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增幅在30%左右。反观福特的销量增幅为10%左右,现代增幅7%左右,本田的销量则下滑了6%左右。

从势能来看,比亚迪未来的成长空间非常大。

一个是,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虽然不再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基本盘是稳住了,其在国内市场能够获得350万-400万的体量,非常恐怖。

另一个,出口量不断提升,今年预计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能获得百万级的销量。

国内基本盘稳住,海外销量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接受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比亚迪自然成为了“墙外最红”的那支花。

新能源板块,和特斯拉完全不同的是比亚迪既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路线,定价也从1万美金涵盖至5万美金不等,尺寸也从A0级覆盖至C级,SUV、轿车、MPV应有尽有,几乎平推了海外的新能源用户群体。

从客观角度来看,比亚迪一直在稀释单一市场运营的风险,预计今年年底,国内市场能为比亚迪提供大约70%的销量,海外市场则能够提供30%的销量。

海外市场较为分散,且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在逐渐增高,故此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也会持续增加。

所以那些希望比亚迪塌方的人可以歇歇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从布局、规划、势能上来说,比亚迪在运营上不存在问题。

而且,在国内市场的运营上,比亚迪几乎没有溢价。

过去12个月,比亚迪最热销的车型分别为海鸥、秦L、海豹06、秦PLUS、元PLUS、宋家族三款车、元UP、海豚。

十款车型过去12个月的累计销量超过240万台,占到整体销量的6%左右,全世界范围内,比亚迪的策略、打法都非常精准:

定价经济、产品经济、质量稳定。

退一步来看,比亚迪其实走的就是丰田、本田、日产、现代、大众的路线,以和工薪阶层绝对匹配的方式,在燃油车市场中抢走用户群体,进行转化。

这样的策略打法非常精准,而且高效、有成效。

比亚迪是用“开天眼”的方式来设计产品,去年统计局的数据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万元左右,超70%的消费者只能选择10万级的产品。

他们要的不是性能、不是操控,价格、经济、稳定反而是排名第一位,他们对车辆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一台好开、好玩车辆的需求。

所以比亚迪的定价优势、续航优势、DM-i的省油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而且在市场中,能正面硬扛比亚迪的对手,还不多。

中国市场的包容性很强,曾经出现过大众(含南北大众、奥迪、斯柯达)、通用(包含五菱、宝骏)两家400万辆级巨头的盛世。

如此之强的包容性,只要产品不停止迭代、进化,只要技术、品牌口碑不出现波动,比亚迪在国内就很难塌房。

现阶段比亚迪也有两个课题需要解决。

一个是全球化,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出口量,全球是一个8000万量级的大盘子,抓住除国内市场的6000万大盘的3%销量,就有接近200万的增量市场。

丰田、大众就是靠着全球市场遍地开花的运营策略,稳稳守住一二强位置。比亚迪的策略,也是力求抓住海外3%的销量,这样就能达成销量一跃至500万的目标。

另一个就是高端化,和全球化目标相反,高端化要的不是销量,而是要通过高端化的成绩,提升更多人对比亚迪本品牌的肯定度,仰望、方程豹、腾势等品牌需要发力,用不同板块的成绩来反向夯实比亚迪王朝、海洋网的肯定能力。

以上这两个都是“大活儿”,也是对比亚迪的一种考验。

但无论如何,基本盘无比稳定的比亚迪,在销量上还能嚣张很久,毕竟口碑、产品、质量在现阶段来看,没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