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S26 UItra: 后置四摄新布局, 影像旗舰再升级

数码 I 渝码科技

近日,三星官方释出渲染图,首次确认了三星 Galaxy S26 UItra 的「一大一小」分体式后置四摄方案,彻底打破自 S20 以来延续五代的「P 形」一体模组,标志着UItra 系列在结构美学和影像堆料上同时迎来分水岭。

大镜框:垂直三摄,200MP 主摄领衔

占据背部左上角的大镜框采用垂直三摄布局,三颗镜头被同一金属环包裹,形成高耸而利落的视觉焦点。

硬件配置为主摄 200MP(1/1.1'' 索尼定制传感器,可变光圈 F1.4-F2.4)+50MP 超广角+50MP 5x 潜望长焦组合。

而可变光圈技术首次下放 UItra:在 F/1.4-F/2.4 之间无极切换,既能在弱光环境吸收更多的光线,也能在强光场景保证边缘锐度。

同时,配合新一代 ProVisual ISP,夜景快门速度缩短 30%,手持 1 秒成片率超 90%。

小镜框:独立长焦+双色温闪光灯

位于大镜框右侧的「小镜框」仅容纳一颗直立式 12MP 3x 长焦与双色温闪光灯。

该设计看似低调,却为四摄系统带来「双长焦接力」新玩法:系统算法可自动在 3x 直立与 5x 潜望间无极切换,因而避免传统数码裁切带来的画质断层。

同时,新增 85mm 人像模式,使得 S26 UItra 首次在手机上实现了“双长焦立体测距+原生中长焦人像”的完整链路,虚化边缘从此告别锯齿,直出即大片。

而S26 UItra 闪光灯同步升级,配备了双色温四通道 LED 闪光灯,亮度提升 40%,色温可在 3000-6000K 间动态匹配环境光。

结构创新:分体式镜框的三大隐藏收益

三星 Galaxy S26 UItra 采用分体式镜框设计,其可增强手机散热、减薄以及固件升级三大隐藏收益。

新机分体式镜框的镂空区域形成纵向气流通道,VC 均热板直连主摄铜箔;实测 8K 30fps 连续录制 30 分钟,SoC 与主摄区温差降低 4.3°C,可杜绝降画质掉帧状况的出现。

考虑到潜望长焦与主摄不再“叠罗汉”,小镜框独立下沉 0.6mm;使得整机厚度从 S25 UItra 的8.7mm 压缩至 7.9mm,减重 8g,可依旧塞下 5000mAh 电池。

设计亮点:轻薄机身与副屏创新

除了影像系统的升级,三星 Galaxy S26 UItra 在外观设计上也带来诸多亮点。

机身更加轻薄,厚度控制在 7.9mm,重量约 215g,钛合金中框和新一代复合材料后盖的使用,明显提升了手机的强度和耐用性,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舒适的握持感。

此外,三星 Galaxy S26 UItra 还首次在 UItra 中加入了副屏设计,2.5 英寸的 OLED 触控屏不仅可以显示通知消息,还能作为后置摄像头的取景器,让用户在自拍的同时能更好地预览拍摄效果。

总而言之,Galaxy S26 Ultra 用「一大一小」分体式镜框,把200 MP 主摄、f/1.4 可变光圈、双长焦等硬核元件塞进了 7.9 mm 机身,既是对传统「超大模组」美学的回应,也是三星对移动影像形态的重新思考。

当硬件堆料与工业设计不再二选一时,Ultra 系列再次迈向下一个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