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种下3058个“微心愿”,期许黑暗中的他们一片花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阮西内 通讯员 王渝淇

“种一束微光,照每个未来;种一颗种子,向绚烂花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视力障碍者(包括全盲和弱视群体)超1700万。对于他们来说,在黑暗中蜿蜒探索,充满着苦难与希望。

2024年5月开始,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浙江泰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微光成炬 圆梦浙里”微心愿帮扶项目。

“我希望可以自己做一顿晚饭。”

“我希望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我希望……”

七个多月的时间里,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动各地残联以及泰隆银行员工共同组建志愿者队伍,点亮了3058户家庭困难,视力一级残疾人的“微心愿”。

江山残联和浙江泰隆的志愿者们一起将新床送至祝新道家中 记者 阮西内/摄

祝新道的心愿是“安度晚年”,而杨必高的心愿则是简单的衣食丰足。

“当我失去光明的时候,医生近乎宣判了‘死刑’。”2015年7月,时年49岁的杨必高因为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双目失明,“那段时间想过放弃生命,感觉什么都没有奔头。”

在家人的陪伴下,杨必高挺了过来,“我还没见到儿子考上大学,还没看到女儿出嫁,我怎么舍得走。”即使在2020年,再次遭遇罹患白血病的重击,也让他选择了坚强前行。

为什么选择粮油,杨必高说,自从自己失明之后,家里的大小事务就由爱人负责,连门都很少出,别提购买物资,“我们家住在四楼,上下楼挺累的,每次买东西回来都要听她喘上十几分钟。这一次的物资够我们吃很久了,也能让她少跑几趟。”

翻看一个个“微心愿”,看似平凡,也承载着困难重度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改变虽细微,也似星火般点亮了无数残疾人对生活的希望。 

阙小慧实现“微心愿”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供图

比如松阳小伙阙小慧,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喜欢收集好看的石头、喜欢摄影,在他的相册里有着不少风景和花卉的美照。

他说,“我看不见远处的风景,就算不断地放大,我也希望看到那一丝丝的美景。”

帮助残疾人,不仅需要物质支持,更需提供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微光成炬 圆梦浙里”微心愿帮扶项目同样注重对特殊需求的精准响应,通过个性化帮扶,让助残事业更具温度与深度。

在丽水市松阳县,因视力障碍,郭春蕊常年困守在山涧之间的家中, “只有女儿回来的时候,才能在她的牵引下,出去走一走。”

女儿读书、老公在外打工,日常家里只有郭春蕊和婆婆两个人,家里一桶桶的黄酒,是她们打发时间的活计,“我看不见,更多的时候是在发呆,很开心你们能来陪我唠唠嗑。”

在郭春蕊家中的天井,有着一棵紫苏,是鸟儿无意中带来的种子。松阳残联的工作人员介绍,日常残联也会提供很多技能培训,届时希望她可以来参加,“我们期望这份微光,就如同这颗种子,可以带着她有机会走出家门,触摸更广阔的天地。”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供图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一个群体。”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小飞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让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关注残疾人,为他们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带动更多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从一份份微小的心愿,到一次次走出家门的尝试,困难残疾人每一步的前行,都凝聚着社会的善意与智慧。

助残事业没有终点,唯有持续播种“微光”,才能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共享时代发展的成果,在包容与关爱中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

正如歌曲《微光》中所唱:“用平凡点亮了期待,以生生不息的勇敢,再精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