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未来三大因素推动欧洲持续增长

内容提要:

2025年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4%,超预期,西班牙、德国表现突出。受美国关税冲击,短期增长或放缓,第二、三季度GDP预计停滞或仅增0.1%。中长期看,欧洲国防建设、中资企业产能转移及低利率环境将推动投资、制造业扩张和消费增长,助力经济进入快速增长周期。

一、欧元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GDP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1.2%。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上周公布的初步数据,欧元区在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比去年第四季度的0.2%增速加快。这一数据超过了0.2%的市场共识预期,也高于Capital Economics预测的0.3%。

在主要经济体中,西班牙以0.6%的增长率领先,德国的GDP增长了0.2%,均超出预期。德国的增长尤为显著,扭转了上一季度0.2%的收缩。法国经济增长0.1%,也符合预期。

南欧和较小的经济体延续了最近的增长趋势,表现优异,西班牙和立陶宛的 GDP 分别增长了 0.6%,而意大利的经济产出增长了 0.3%。

由于跨国公司比例高,爱尔兰经济往往出现波动数据,第一季度增长了 3.2%。爱尔兰对欧元区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贡献显著。然而,即使撇开爱尔兰波动较大的经济表现,欧元区仍实现了0.3%的可观增长。

与去年同期对比,一季度,欧元区GDP增长1.2%,与修正后的2024年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速持平。

其中,西班牙GDP同比增速达到2.8%,为欧元区最高。法国和意大利分别增长0.8%、0.6%;德国仍同比下降0.2%。

尽管开局良好,但Capital Economics警告称,因为全球关税紧张局势,将给欧元区的发展轨迹带来了不确定性。

二、受美国关税的冲击,欧元区近期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速现象。

欧洲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机构大多认为,欧元区经济近期前景不太乐观,预计增长将急剧放缓。

主要原因是最近推出的美国关税预计将对欧洲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使GDP增长减少约0.2%,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势头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减速。

包括欧元区国家在内的欧盟正面临来自美国的 20% 的一揽子贸易关税,美国虽然暂缓3个月实施对欧洲的关税,同时与欧洲国家在 7 月进行谈判。欧盟目前也搁置了自己的报复措施。

此外,德国财政刺激措施的预期收益预计最快在第四季度才会显现,不太可能对冲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上周公布的另外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4 月份经济信心下降至93.6%,比上个月下降了1.4分,触及 2024 年 1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元区经济增长在 2023 年和 2024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乏善可陈,尽管欧洲央行一直在降息以刺激增长和提振经济活动。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在4月降至 2.25%,已在2023 年年中 4% 的高位上下调了1.75个百分点。

欧洲央行 3 月表示,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 2025 年增长 0.9%,略低于 1 月份的预测。新的预测将于 6 月出炉,央行政策制定者表示,这些预测将在利率决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指出,虽然“通货紧缩过程进展顺利,我们已接近尾声”,但存在将“抑制”经济增长的冲击。

虽然增长受到抑制,但欧元区通胀率一直接近欧洲央行 2% 的目标,3月份为 2.2%。最新的通胀数据预计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发布。

上述负面因素和正面因素综合,预估欧元区GDP在第二季度将停滞不前,第三季度仅增长0.1%。

三、中长期看,在三大因素的推动下,欧洲经济有望进入快速增长周期。

尽管面临短期困难,欧洲经济依然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使美国的关税,也只能影响其近期发展,改变不了欧洲经济的长期趋势。

一是在特朗普推动下的欧洲国防建设,将拉动欧洲的投资和制造业扩张。

特朗普的压力促使欧洲提高国防预算和采购,将通过军工投资、生产扩张和就业创造显著拉动欧洲经济和制造业。长期看,欧洲若能借此机会整合资源、提升自主防务能力,将实现制造业的结构性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已有的新闻报道来看,今年开始,欧洲的国防预算普遍大幅度提升,欧洲各国将大幅度增加对军工企业的资金投入,用于研发、生产和采购先进武器装备。例如,德国2024年国防预算已增至720亿欧元,法国2024-2030年国防预算将增至4000亿欧元。这些资金将刺激军工企业扩大研发设施、升级技术,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电子系统等领域。

国防采购不仅限于武器,还包括军事基地、训练设施和后勤系统的建设。这些项目将带动建筑业、能源和运输等行业的投资。例如,波兰2024年国防预算占GDP的4%以上,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现代化。

受国防开支大幅增长的刺激,欧洲军工企业均因订单增加而扩大生产线。进而也带动了民用制造业的扩张,并因此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预估2025年欧洲军事工业产出将增长20%以上,军工领域就业人数将增长10%以上。间接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

二是中美贸易战中,中资企业转移产能对欧洲的投资,将推动欧洲经济加速增长。

中美贸易战推动中资企业向欧洲转移产能,通过直接投资、制造业扩张、就业创造和技术转移显著促进欧洲经济发展。东欧国家因成本优势受益尤为明显,而电动车、电池和新能源等领域成为主要增长点。

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尤其是2025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逐步升至125%,迫使中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向欧洲以规避关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在匈牙利、波兰等地建厂,2023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29%,达200亿欧元。预计2025年开始将迎来新一波中企对欧洲投资热潮。

中资企业不仅投资建厂,还带动物流中心、研发中心和供应链网络的建设。在推动欧洲制造业扩张与供应链多元化的同时,还将为欧洲创造就业岗位,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三是在完成打压通胀任务之后,欧洲的低利率环境对投资与消费将产生刺激作用。

欧洲央行一直在降息以刺激增长和提振经济活动。最近几个月欧元区通胀率一直接近欧洲央行 2% 的目标,3 月份为 2.2%。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无疑将在4月2.25%的基础上继续下调。低利率环境将有效促进欧元区的投资和消费,降低融资成本、提振资产价格和消费者信心,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制造业、绿色经济和南欧国家尤为受益。

由于政策利率持续下降,2025年3月,欧元区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约3.5%,较2023年高点下降1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于设备升级、工厂扩建和研发。例如,德国和法国的制造业投资在2024年增长约4%,部分得益于低成本融资。

此外,低利率还有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降低抵押贷款成本。2025年初,欧元区抵押贷款利率降至2.8%,比2023年的4.2%下降了1.4个百分点,推动了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

低利率还有利于吸引外国投资。2024年,流入欧元区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12%,尤其在科技和新能源领域。中资企业也因低融资成本加速在欧洲建厂。

低利率也降低了消费者贷款成本,有利于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2025年3月,欧元区消费贷款利率降至约4.5%,比2023年的6%下降了1.5个百分点,推动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显著增长。

低利率是经济宽松政策信号,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信心。2025年3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23年的-20升至-10。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