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圳已评定45家科技支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5月13日,深圳金融监管局正式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总体要求、组织管理机制、产品服务体系、“四项试点”政策、综合生态系统、风险控制能力、加强组织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25条举措,明确深圳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这意味着在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金融这一要素优势正在加速形成。纵观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通常都有赖于人才、金融、物资、信息等创新要素,以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创新活动集聚并相互作用。

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科创领域,融资渠道天然受到更多限制。因此,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并不断将金融资源投向科技赛道。记者获悉,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23%。2024年全年,深圳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9000亿元。

深圳已评定45家科技支行

记者梳理发现,深圳在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产品服务体系、协作生态以及风险管控方面,已探索出一套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在组织管理方面,深圳以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评定为抓手,通过适当授权,提升科技金融专业能力,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

据悉,2024年期间,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评定45家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专营部门),遍布前海、河套、南山、光明等科技资源集聚区。

《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支持银行机构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培育专业化、特色化分支机构,纳入科技金融专门机构管理。鼓励保险法人机构设立科技保险特色机构、专营部门或专业团队。银行保险机构要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考核占比,科学制定尽职免责制度,适当提高不良容忍度。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训,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团队。

在产品方面,深圳聚焦“20 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战略新兴领域信贷规模突破万亿,科技信贷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占比超过五成。

《行动方案》提出,银行机构应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建立以研发能力、专利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保险公司构建涵盖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全过程的产品体系。围绕“20 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为科技型企业和创新载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加强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探索开展“贷款 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在生态建设上,深圳金融监管局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六部门共建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并加强信息共享。《行动方案》提出,在科技金融专项风险补偿机制、创新型保险业务的风险分担机制方面进一步探索推动。落实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推动科技金融“入园惠企”,在科技资源密集的产业园区推广“园区贷”。畅通科技金融信息共享渠道,为科技信贷评审和保险定价提供全面、及时、便利的信息支持。

5家AIC与深圳国资达成11支基金意向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监管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做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

据透露,深圳在多项创新政策的试点上已快速实现业务落地。深圳多家银行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贷款余额超30亿元,落地规模居试点城市前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纸化试点全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同比增速超30%;5家AIC与深圳市区国资达成11支基金意向合作协议,规模达570亿元。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银行机构加强对科技企业横向和纵向战略性并购交易的贷款支持。支持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管理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共保体。支持国有大型银行深化内部协同,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深完成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全覆盖。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投向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正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深圳GDP达8950.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并且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充电桩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根据“施工图”,未来5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要实现科技金融“两个提质”“三个扩面”“四个增效”的目标。不仅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同时提出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数量、产品供给、科技型企业服务覆盖率要持续扩面;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及户数、科技保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