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人,“超八成支出”用在这里…
“超八成支出”绘就暖心答卷
——宜春获评“第一等次”系列述评之民生篇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一项项惠民政策见行见效,一个个民生工程落地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人心……翻开宜春“民生答卷”,记录着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既暖心又安心。
民生工程宛如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百姓心田。从“5 2就业之家”到中心城区爱心驿站,从学校学生“放心用餐”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大民生实事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幸福答卷”。
财政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惠及人民群众的大小事,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民生支出在预算安排上的优先顺序,全市民生支出605.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3.6%,超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
(资料图)
“我是在‘5 2就业之家’线上平台看到的招聘信息,线上就能投递简历,还能了解企业情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非常方便。”正在求职的市民易女士说。众多求职者在“5 2就业之家”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正实现了“好就业”“就好业”。
去年,我市还坚持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和务工失岗时间较长人员、返乡回流暂时性失业对象为重点,积极开展就业防返贫监测和有就业意愿未就业人员“131”就业援助行动,举办各类招聘送岗活动905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务工交通补助等资金5301.1万元。
办好群众满意的“校园餐”——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涉及千家万户福祉。如何让“校园餐”既安全健康平价,又品种丰富?如何把学校食堂办好,让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满意?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行学校学生“放心用餐”工程,聚焦学生“舌尖上”的民生,以制度改革创新守护安全底线,以智慧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温度,书写了“让孩子吃得饱、更吃得好”的暖心承诺,切实办好群众满意的“校园餐”。
(资料图)
“我们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学校用餐是否能吃饱、吃好。”在宜春实验中学食堂陪餐的学生家长邓先生对“校园餐”赞不绝口,“学校食堂的后厨和餐厅干净整洁,食材安全又新鲜,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放心。”
着眼解决“食堂由谁来办”的问题,我市探索学校食堂经营制度改革,推动各地逐步收回公办中小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经营权,并全部实行“零利润”运营,让学校食堂回归公益属性。着眼解决“膳食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探索建立大宗食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模式,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大米、食用油、牛奶、调味品四大类大宗食材集采统配,实现全市10个县(市、区)及“三区”全覆盖。着眼解决“食堂管理如何监督”的问题,探索建立“家长治膳”制度体系,指导全市1242所供餐学校成立由家长代表、师生代表、学校行政人员、市监部门干部组成的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充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学校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供餐质量明显提升,廉政风险有效防范。截至目前,“放心用餐”工程已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及“三区”280所学校、34万余名师生。
民生连民心,办好民生 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25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各项民生实事实施落地,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宜春发布原创文章未经宜春发布(ID:jxycfb)授权允许不得转载!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出品:宜春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记者 李越)
(编辑:欧阳姣兰;校对: 周莹;编审:匡昱宣 ;监制:邓雯、刘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