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大阪世博会主题周”聚焦讨论博物馆在地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今年大阪世博会的主题为“设计未来社会,让生命绽放光彩”(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二者不谋而合,聚焦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月25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区域联盟(ICOM-ASPAC)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周工作坊开展,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地性,聚焦博物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参与主办,发挥“世博+文博”优势

本次活动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区域联盟(ICOM-ASPAC)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作为世博会场域唯一的博物馆参展主体,世博会博物馆主动当起“小群主”,建起跨领域国际朋友圈。借力于“主题周”这种始于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特有活动模式,世博会博物馆充分发挥“世博+文博”双料专家的优势,首次推动在世博会现场开设博物馆专场。将世博会和博物馆不同领域的“好友”拉进群聊,共同探讨如何用文化力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周工作坊活动现场

“博物馆与世博会有许多共通之处,也是可持续社会的重要文化推动力。”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说,博物馆和世博会都是以展示为基本手段,关注科技与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推广,致力于交流与对话,以服务观众为主要目的,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使命。

现场观众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最引人瞩目的展示盛会,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一直发生着影响。而部分世博会展馆转变为博物馆再利用,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案例也有很多。”刘文涛说,比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建设的世博美术馆(现为国际美术馆)和日本民间艺术博物馆也都在世博会后被保留下来。而位于上海的世博会博物馆,就是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而生,以传播世博精髓为使命。

刘文涛以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博物馆为例,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博物馆发展状况,她提到,中国自2008年起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表现在博物馆数量与观众量的双增长上。到2024年末,中国已有登记备案博物馆7046家,每年约有14亿观众走进博物馆。“7000多家博物馆,每年推出4万个左右展览,对推进文化权利均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文涛说,“博物馆已毫无疑问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推动力,也已然成为推动公众意识转变的重要阵地。”

世博会博物馆在大阪世博会上的参展展区

作为国际展览局唯一的官方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不仅呈现了历届世博会珍贵的“收藏夹”,更分享了国内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举措,包括数字人文、无障碍运营、社区教育等内容。

博物馆如何助力可持续社会

主题周活动由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ICOM-ASPAC)主席安来顺主持,与会文博业专家与嘉宾分别从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责任、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地性,聚焦博物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周工作坊活动现场

柬埔寨国际博协委员长卡莉亚·周·孙(Kerya Chau Sun)从柬埔寨历史出发,提到人力资源的缺乏是柬埔寨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柬埔寨戏剧性的现代历史见证了红色高棉政权时期300万人的灭绝。这导致在恢复和平后重建国家时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首先是因为大多数老一辈知识分子不是去世就是流亡国外。其次,年轻一代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培训。“柬埔寨全国各地博物馆的发展为国民提供了非学历教育,也为年轻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妇女在博物馆部门的工作中占了很大比例。博物馆还鼓励保护遗产、发展教育和文化参与,定期组织儿童和学生到博物馆参观。”

在柬埔寨的博物馆,妇女在博物馆部门的工作中占了很大比例。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马琳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荣誉教授、原馆长,日本国际博协副主席吉田憲司都提到了博物馆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马琳以上海地区的博物馆与社区参与实践为例,探讨博物馆在城市更新中的艺术介入方式与社区共建机制。吉田憲司提到,博物馆不仅仅是过去有形物品的储藏室,也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基地,包括在社区中代代相传的知识、记忆和技术,因而也是创造人们对社区的自豪感或认同感的基地。“只有当人们为自己和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时,他们才能挑战和克服各种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完全可以被视为社区发展的基础。”

龙门石窟首次走进上海社区与居民对话(资料图)

韩国铁器博物馆馆长、国际博协(ICOM)副主席、韩国博物馆基金会主席张仁卿(Inkyung Chang)以韩国博物馆为例,介绍了在COVID-19危机之后,博物馆正在积极探索经济稳定的新可能性,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去年,韩国国家博物馆基金会实现了创纪录的1500万美元收入。在首尔,一些著名的私人博物馆正积极拥抱数字领域,以创造收入,并通过各种合作关系对其藏品进行创新性诠释。这些发展表明了繁荣的潜力及其对未来博物馆生态系统的影响。

沉思菩萨像与大众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