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断供不成又出狠招? 1000台光刻机或变废铁, 外媒: 中国短板暴露
在半导体这个高科技领域,如果说有一家公司堪称“霸主”,我会坚定的投荷兰ASML公司一票。不得不承认,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它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独一家。而这些机器呢?恰恰又是制造高端芯片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正因为如此,也持续巩固了ASML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当然了,ASML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EUV光刻机的量产,并非它一人的功劳。它背后还有不少合作伙伴,比如德国蔡司、美国Cymer等等,在这些科技巨头的共同努力下,才攻克了深紫外线和极紫外线技术。如今,全球芯片制造巨头如台积电、三星以及英特尔,都离不开ASML的光刻机设备。
中国呢?和ASML公司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自2010年起,我们就开始大规模采购ASML的设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大厂依靠这些机器撑起了产能。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市场安装的ASML光刻机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台。
然而,问题来了。为了阻止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美西方近几年加强了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工具。日本、荷兰也被迫参与其中,三方签署协议,统一了管制标准。具体地,日本调整了23类半导体设备的出口规则,荷兰则针对ASML的特定深紫外线机器实施许可要求。
2024年,局势进一步升级。年初时,ASML暂停了部分已获批的出口,原因是美国加大了施压力度。荷兰方面也要求ASML公司重新审查现有订单,查缺补漏。
此外呢,管制范围还扩展到了设备维护。2024年8月,荷兰表态将限制ASML对中国设备的维修,禁止出口如氟化氩激光器和对准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这些部件每6到12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否则设备精度会下降,产能就跟不上。
这些限制让中国那上千台ASML机器面临巨大风险。如果维修完全中断,这些机器就无法更换激光源或更新软件,故障率上升后将被迫闲置。每台机器售价高达8000万美元,算下来上千台就是上百亿美元的资产,若搁置不用,无异于一堆废铁。
而就在前不久,荷兰和ASML公司方面再次行动,围绕“50%规则”,对中资科技企业安世进行了强制“接管”,且光刻机的出口型号也再次收紧,种种迹象表明,荷兰、ASML公司都已经完全站好队了。
有调研机构分析,如果ASML公司彻底断供的话,中国很可能要找“备胎”,但短期内肯定找不到合适的,且国产芯片的产能肯定会受到影响,短板暴露出来了。
实话实说,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对面的处境也并没那么乐观,这把打压的“双刃剑”,谁都不好过。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中国不会坐以待毙。面对西方的霸权打压,中国丢出了重磅的“稀土牌”,对镓和锗出口实施许可管制。
这两种材料中国全球供应占比极高,镓占95%,锗占83%,它们用于光刻机镜头和半导体基材。出口商需申请许可,审批过程耗时数周,导致ASML等企业的材料供应延误。
2025年,中国进一步升级了稀土管制。新规要求,任何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产品,或使用中国技术制造的产品,都需出口许可。这直接针对ASML和台积电等公司,因为它们的机器中广泛使用稀土用于磁铁和电池。
这场博弈暴露了各方的真实水平。美国试图卡住技术扩散,但中国通过资源反制,形成了供应链的相互制约。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