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河南!西湖大学湖心讲堂在郑州开讲,院士教授同台畅谈人工智能发展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3月29日下午,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跨越900多公里,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办2025春季公开课。从西湖湖畔到黄河岸边,这是湖心讲堂首次在浙江省外举办公开课,一场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协奏在中原大地上演。
此次公开课邀请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孙立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他们先后做了主题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西湖大学工学院教学副院长张岳作为对谈嘉宾,参与“AI语境下的科学与艺术”主题对谈环节。
孙立成
“我们靠‘吃瓜’取得了一项科研突破!”孙立成还分享了团队从冻西瓜皮膜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出了一种构建新型离子传输膜(ITMs)策略的趣味科研经历。为表彰孙立成团队“敢于吃瓜、善于吃瓜”的科研精神,菠萝科学奖授予研究团队2024菠萝科学奖·灵机一动奖。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则作《AI时代为什么更需要音乐教育》的主题分享。他先从美育的作用谈起,并讨论了美育和人生幸福的关系。随后,他还通过分享一系列鲜活案例,让现场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感受到美育与艺术的重要性。“艺术有什么用?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张岳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人工智能和人类并非简单地互相包含或独立的关系,而是有一定交集,但又各有特点,比如人类能在没见过的领域表现得非常稳定,而人工智能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和判断,更多是凭‘经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人和人工智能的特点,尽可能填补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现场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观众时而因知识的新颖而屏息凝神,时而因观点的精彩而衷心鼓掌,以不同方式享受着这场别样的春季公开课。
西湖大学湖心讲堂首站外省公开课为何选在河南?施一公对此则透露:“今天来到我的老家河南,我是怀着既激动又虔诚的心情。此次公开课旨在回馈社会各界对西湖大学的支持,创办10年以来,没有社会各界尤其是河南人民的支持,就没有西湖大学的今天。”
已举办18场湖心讲堂公开课,公益科普群星璀璨
正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湖心讲堂公开课于2020年9月启动,是西湖大学面向社会的普惠性终身学习项目。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介绍:“西湖大学希望依托湖心讲堂,搭建回馈社会关爱的桥梁。”
截至目前,西湖大学湖心讲堂已成功举办18场公开课等大型知识分享活动,先后邀请潘建伟、白岩松、张文宏、俞敏洪、武向平、姚期智、薛其坤、刘擎、王笛等多位专家学者,在物理、生命科学、医学、天文、航天、数学、人工智能、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开展主题讲演,陪伴成千上万的观众步入主题各异的知识盛宴,搭建西湖大学与社会各界沟通互动的“桥梁”。
西湖大学官网信息显示,为回馈社会各界对西湖大学的关爱,西湖大学设立“西湖大学湖心讲堂”作为西湖大学首个面向公众的终身学习与知识交流平台,湖心讲堂旨在整合并传递富有科学启蒙、人文启迪及前沿探索价值的高纯度学习资源,服务公众不断升级的知识迭代需求,以回馈社会支持,拓展认知边界,弘扬科学精神,践行时代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