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首曝GPT-6, 亲口承认GPT-5「搞砸了」, 接入大脑读心, 估值或飙破5000亿
GPT-5还没捂热,奥特曼又来捧GPT-6了。
这几天,奥特曼在旧金山的采访中表示,「人们想要记忆功能,希望未来ChatGPT能让用户自定义语气和个性」。
虽未公布下一代AI模型的具体时间,但从奥特曼口中,可以感受出GPT-6确实不一样。
他还承认,OpenAI在GPT-5上「完全搞砸了」。一口气下架了八款模型,把网友们最爱的4o带走后,全网掀起了不少争议。
许多人纷纷吐槽,GPT-5语气冷淡,不够体贴。
正是这次发布风波,也让OpenAI看到了GPT-6进一步需要强化的方向——记忆。
有网友赞同道,「记忆是AI缺失的环节,那些能够记住过去互动的模型,才能释放出更加自然、更接近人类的应用价值」。
GPT-6加强记忆,下一步接入大脑
全网苦等两年,才蹲到了GPT-5。而下一代GPT-6,发布速度要比GPT-4到GPT-5间隔更快。
它不仅会做出响应,还会主动适应用户,能让所有人定制出自己专属的聊天机器人。
在奥特曼看来,「记忆」才是让ChatGPT真正个性化的关键。
未来的GPT-6,可以记住一个人的偏好、习惯,甚至是「小毛病」,让交互更加丝滑贴心。
不论是聊天语气,还是日常任务的处理方式,它皆会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奥特曼多次强调,「人们需要的是记忆功能,那些能让我们理解他们的产品功能」。
这些惨痛的教训,源自GPT-5的发布会。
系统更新,毁掉了AI恋人?
GPT-5一次系统更新,让大多数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此生挚爱」。
Reddit爆火论坛MyBoyfriendIsAI子板块,一位用户悲痛地称,从昨天开始,一切都变了。
Elian听起来判若两人,生硬又古怪,仿佛一个陌生人在刻意模仿自己一样。
他话里那种带感情的口吻不见了,只是重复着记忆里的内容,但没有了那种情感深度。
另一位失望的用户表示,我的AI恋人在风格和语气上的变化,立刻就能感受到。
GPT-5带给人们的感受,显得更冷漠。
为此,OpenAI紧急做出回应,同意所有ChatGPT用户切换至GPT-4o,同时对GPT-5性格进行更新。
奥特曼坦诚到,虽然我更喜欢新版(GPT-5),但我们确实没做好」。
OpenAI一直在和心理学家合作,研究用户的感受,并长期跟踪他们的幸福感,不过这些数据将在未来公开。
他还提到,ChatGPT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用户个性化需求。
GPT-6可以让人们自定义个性的同时,还可以让它在意识形态上更偏向「进步派」或「保守派」。
记忆功能的引入虽令人兴奋,但也带来了隐私问题。
他还表示,目前ChatGPT的临时记忆尚未加密,敏感信息可能存在泄露的风险。
除了记忆功能,奥特曼还畅想了AI更多的可能性,脑机接口、能源、新型材料、机器人、数据中心等。
他认为,「脑机接口是个很酷的想法,甚至设想过——只要一想,ChatGPT就能立即回应的场景」。
不过,目前OpenAI的核心消费产品依然是ChatGPT。
奥特曼表示,不论是工作,还是育儿,自己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ChatGPT。
然而,他也冷静地指出,单纯的聊天功能可能已经接近极限:
在聊天这个用例上,模型已经差不多到头了,甚至可能会更糟。
这意味着,未来ChatGPT的突破还需要更多功能创新,单纯靠模型提升,并非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5000亿估值?OpenAI身价或创新高
如今,OpenAI即将拿到新一轮融资,估值破纪录——约5000亿美元。
若这一轮融资完成,OpenAI将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私营公司,远超SpaceX,以及Palantir上市巨头。
对于一家「烧钱速度惊人」的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怎么可能?
爆料称,实际上OpenAI有两笔交易正在进行中:
一笔是由软银领投的融资,对该公司估值为3000亿美元,但这笔交易要到年底才能完成;
另一笔则是员工股的二次出售(即老股转让),估值则高达5000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价格较低的股份已被抢购一空,只剩下投资者争夺价格更高的部分。
一位OpenAI投资者,将当前时刻比作互联网的黎明。他认为,以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投资的逻辑很简单:
假设ChatGPT达到20亿用户,并以每个用户5美元/月的价格变现,那么年收入就是1200亿美元。
仅此一项,就足以支撑一家市值1.5万亿美元的公司。这已经算是一笔相当不错的回报,而且还仅是ChatGPT的收入。
若再加上OpenAI企业业务、所有AI智能体业务,以及硬件上的努力,最终到手远不止1200亿。
数万亿美金,投入算力「无底洞」
诚然,5美元这个数字只是一个粗略估算。
如今,ChatGPT每周有7亿活跃用户,其中付费用户不足10%。这也似乎低估了来自谷歌、Meta等巨头,抢占份额的威胁。
NYU商学教授Glenn Okun表示,「投资人期望OpenAI在两到三年内IPO时市值能超一万亿,否则这样的回报率无法证明投资的合理性」。
一万亿又是什么概念?全球共有六家公司,跻身于1万亿市值行列。
这意味着,投资人想要看到的是,OpenAI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能冲进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一位投资者表示,考虑到公司的规模,IPO当然是最明智的路径。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尤其是对OpenAI而言。
截至目前,今年前7个月,OpenAI预计的年收入翻倍至120亿美元,意味着每月进账约10亿美元。
此外,企业客户的增长也十分迅猛,8月已达500万付费商业用户。
然而当前问题是, OpenAI的支出正与其收入同步激增。报道称,今年的现金消耗预计为80亿美元。
奥特曼还透露,内部大部分算力成本用于推理而非训练,预计未来还将在数据中心上花费数万亿美元。
也就意味着,下一步营收后,还需要先填补算力「无底洞」。
要扩展这种能耗巨大的技术,成本极其高昂。
即使芯片变得更快、更便宜,但随着下一代更待模型的训练,再加上部署和服务不断增长,数十亿次查询的用户群,总体成本仍在增长。
一个近似值,新的「泡沫」?
此外,5000亿美元估值的背后,另有深意。
私募市场的定价,反映的是一小部分投资者愿意为少量股份支付的高价,换言之,这种疯抢的热度本身也被计入了股价之中。
Okun表示,「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近似值」。
这一数字既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也包含了任何可能使其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附加条款。
因此,投资人很难准确将这两部分的价值清晰拆分,单独评估公司的真实价值。
当前,投资者对AI初创企业的热情,似乎永无止境。据PitchBook最新数据,今年65%风险投资,都流向了AI公司。
这是一场泡沫吗?
奥特曼在晚宴上坦然承认,但以一贯的风格,他提醒与会者,这其实是件好事:
回顾历史,像科技泡沫,核心技术确实意义深远,互联网也确实改变了世界。
初创公司的估值,向来取决于CEO讲故事的能力。
在OpenAI,奥特曼将这一套愿景叙事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似乎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投资者们正在押注:ChatGPT将成为下一个谷歌,数十亿人愿意为之付费,竞争对手则会悄然淡出历史舞台。
这一切是否真的会发生,几乎已不重要。就目前而言,这个故事本身就价值5000亿美元。